首页 > 国学百科 > 古文名著 > 红楼梦中《牡丹亭》是什么样的戏?有何含义

红楼梦中《牡丹亭》是什么样的戏?有何含义

来源:文史谷    阅读: 2.7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林黛玉和贾宝玉同看禁书《西厢记》,对她情感冲击非常大。二人一同“葬花”后,因贾赦生病,贾母派宝玉过去探望。林黛玉落了单,逶迤的来到梨香院附近,听到了院中小戏子排演的《牡丹亭》片段。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是林黛玉人生情感分水岭。此后林黛玉脱离混沌年龄,进入人生另一个阶段。

画家孙温笔下,林黛玉坐在梨香院外面的山石之上听“戏”自怜自艾,正有香菱赶来。梨香院内小戏子排演“才子佳人故事”,是林黛玉心中宝黛爱情的呈现。

(第二十三回)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红楼梦中《牡丹亭》是什么样的戏?有何含义

曹雪芹在原文中立意,借《西厢记》和《牡丹亭》两部戏文为林黛玉“抒情”,以便于将黛玉心中之情从无到有生发出来。

不过,《西厢记》算是宝黛爱情的启蒙,《牡丹亭》则远不止宝黛姻缘伏笔,还关乎林黛玉一生。

《牡丹亭》讲述了一个“人鬼情未了”最终变成现实的故事。

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梦醒后相思成疾,于八月十五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柳梦梅。人鬼相恋几经波折后杜丽娘起死回生,与柳梦梅得偿所愿结为夫妻

《牡丹亭》是汤显祖[临川四梦]最重要的一部,与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窦娥冤》、 洪昇《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有意思的是除了《窦娥冤》,《红楼梦》很多情节都借鉴了《牡丹亭》《长生殿》和《西厢记》。

贾元春省亲当晚点了四出戏,被脂砚斋称为“大关键”,对《红楼梦》关键情节有重大影响。

第一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可见黛玉结局泪尽而亡,是与《牡丹亭》杜丽娘一样,因与贾宝玉分开伤情而死。

《西厢记》代表贾宝玉与林黛玉“生情”,《牡丹亭》代表林黛玉与贾宝玉情断,曹雪芹此中设计自然而然,堪称妙笔。

红楼梦中《牡丹亭》是什么样的戏?有何含义 第2张

林黛玉之死,一直以来有多种说法,泪尽而亡只是一种,还有上吊、沉湖之说。尤其上吊说非常就行。

其实看林黛玉的判词图画,最清晰明了“玉带林中挂”的形态,“四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玉带”是像京剧演员的腰带那样,围挂在腰上。而不是“上吊”的形态。

第一,上吊找一棵歪脖树足矣,没人会选择将绳子绑在四株枯木上吊。

第二,玉带悬围在四株木上,不是树枝上。类似捆扎一捆柴禾的样子。

第三,林黛玉死,绝不会是上吊后丑陋可怕的模样。

其实,通过《牡丹亭》的伏笔,林黛玉之死是像杜丽娘一样相思而死,泪尽而亡才是正解。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揭示出林黛玉因戏生情,因情而死的结果。《西厢记》为生,《牡丹亭》为死。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