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百科 > 古文名著 > 本草纲目·第七卷·金石部·硇砂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第七卷·金石部·硇砂具体内容是什么?

来源:文史谷    阅读: 7.6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七卷·金石部·硇(náo)砂

本草纲目·第七卷·金石部·硇砂具体内容是什么?

【释名】

也称狄盐、北庭砂、气砂、透骨将军。

【集解】

[时珍说]硇砂属硝石一类,是卤液所结,产于青海,与月华相射而生,附盐而成质。虏人采取淋炼而成,状如盐块,以白净者为良。其性至透,用黝罐盛悬火上则常干,或加干姜同收亦良。若近冷、遇湿,即化为水或消失。《一统志》载,临洮兰县有洞出硇砂。张匡邺在《西域行程记》中说,高昌北庭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光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色,谓之火焰山。采硇砂者,皆乘木屐,若皮底阿鞋则焦矣。

【气味】

咸、辛,温,有毒。

【主治】

主积聚,破结血,止痛下气,疗咳嗽宿冷,去恶肉,生好肌,烂胎。亦入驴马药用。主体羸积病,血气不调,肠鸣,食饮不消,腰脚痛冷,痃癖痰饮,喉中结气,反胃吐水。令人能食肥健。除冷病,大益阳事。补水脏,暖子宫,消瘀血,宿食不消,食肉饱胀,夜多小便,丈夫腰胯酸重,四肢不任,妇人血气心疼,气块痃癖及血崩带下,恶疮息肉。敷金疮生肉。去目翳弩肉。消内积。治噎膈癥瘕,积痢骨鲠,除黑痣疣赘。

本草纲目·第七卷·金石部·硇砂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2张

【附方】

1. 肾脏积冷,心腹疼,面青脚冷。用硇砂二两、桃仁一两。先以酒一小碗煮硇砂,沸十多次,去掉砂石,加入桃仁泥,慢慢熬成膏,和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热酒送下。

2. 脐腹疼痛。取木瓜三个,切开去瓤,将醋煮过的硇砂二两装入瓜内,晒在太阳下。到瓜烂时,研匀,加米醋五升煎浓,再加蜜收存。用时以附子末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热酒化下。

3. 心胸绞痛,有积块。取桑条烧灰,淋去苦汁,晒干。另按硇砂一两和水三两的比例,把硇砂、水、灰拌合起来,使干湿适当,然后放入瓶中。放前,瓶底热灰约半寸,放后,还要将灰填盖好。处理完毕后,再以文武火煅红。冷定取出,把药倒在铺好三层纸的小竹箕上,用热水淋药,收取滤汁,淋至硇味去尽为止。保持滤汁于热灰中,常令鼓出小鱼眼小泡。待汁干后,再煅一次,取药重研,加粟饭揉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空心服,酒送下。

4. 反胃。用硇砂二钱,加水调和,包入荞麦面中,煅焦。冷后,剥取中间湿药。焙干一钱,配槟榔二钱、丁香二个,共研细。每服七厘,烧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至病愈为止。愈后吃白粥半月,还要服其他健胃药。

5. 各种痢疾。用硇砂、丹砂各二钱半,研细。另以黄蜡半两,去膜的巴豆仁二十一粒同在瓦罐内煮透。到豆色变紫时,取其中七粒与硇砂、丹砂共研匀,和熔蜡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九丸,淡姜汤送下。

6. 月经不通,脐腹积聚疼痛。用硇砂一两、去皮、子的皂荚五个,共研为末。加头醋一大碗熬膏,又放入陈皮末三两。捣细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温酒送下。

7. 死胎不下。用硇砂、当归各半两,共研为末。分两次服,温酒调下。

8. 喉痹口噤。用硇砂、芒硝等分,研匀,点喉部。

9. 牙齿肿痛。用老鼠一个,剥去皮后,擦上硇砂。三日后,肉化尽。取骨,瓦上焙干,研细,加入樟脑一钱、蟾蜍二分,每用少许点牙根上,能消肿痛。

10. 眼生弩肉。用杏仁百枚,蒸熟后去皮尖,研捣后取净汁。汁中加硇砂末一钱,水煮化。每日以汁点眼。

11. 鱼骨鲠喉。用硇砂少许,嚼咽可下。

12. 蝎虿叮蜇。用水调硇砂涂。

13. 疔疮肿毒。用好硇砂、雄黄,等分为末。针刺疮口,挤去恶血后,以豆大的一撮药搽入疮中,外贴纸包好。如有毒气入腹引起呕吐时,可服“护心散”即愈。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