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云人物 > 近代名人 > 蒋介石的一句误言让他失去了林彪这位军事天才

蒋介石的一句误言让他失去了林彪这位军事天才

来源:文史谷    阅读: 6.0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惠州之战后,蒋介石到黄埔军校视察,正好赶上了第四期步兵系某班的学生讨论问题,由教导指挥组织,讨论的就是不久发生的惠州攻坚战。

蒋介石的一句误言让他失去了林彪这位军事天才

蒋介石心里美滋滋的,又兴奋又期待,兴奋的是学生们在讨论自己的得意之作惠州战役,自己免不了又得被吹捧。而期待的是想看看学生们有什么独到的看法建议,于是蒋介石默默的坐在了教室后面,开始倾听学生们的见解。

讨论会一开始,各个学生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说是蒋介石指挥有方,领导得当,正确的战略方针是战役获胜的最大原因。而有的学生说是国军实力强大,敌军不堪一击,受不了步军和炮军的联合打击,总之各种看法都有,而且听起来都蛮有道理,然而蒋介石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群学生讲的都太一般,根本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见解。

就当蒋介石失望的离开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有个身形瘦弱的学生独自走向黑板,默默无言的将惠州城以及附近地区的地形一一画出,包括兵力部署、河流、山区、要塞等等画的都很精准,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林彪,蒋介石看完后惊呆了,连忙走出教室,并安排手下副官把林彪带出来。

当时的蒋介石不仅是黄埔军校的最高领导,还是国民党内部掌权的核心人物,两广革命根据地不知有多少人要讨好他,各个班级的学生都想被校长接见。而林彪确实与众不同,他人很木讷,沉默寡言,半天也憋不出一句话,基本都是蒋介石问他什么,他就回答什么,蒋介石不说话,他也不主动客套,就这样,两个人矜持很久。就在蒋介石盘算着怎么对付这个有心机的学生的时候,蒋介石的秘书走了进来,对蒋介石说党代表汪精卫找他去开会,蒋介石勃然大怒,心里把汪精卫祖宗都问候了遍,作为党代表,不主动来开会还敢让领导去找他开会,这小子活腻了吧,于是蒋介石大吼了一句可恶便走了

林彪并不知道这句可恶是对汪精卫说的,林彪因为是自己的木讷惹得蒋介石不高兴,于是就暗地里恨上了蒋介石。

若干年后,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蒋介石被赶出大陆,林彪唏嘘不已,说:蒋介石这个人,就是个迂腐的自以为是的军阀,根本不知道怎么尊重别人,很多人都被他侮辱过。

恐怕蒋介石听到这句话肠子都悔青了,痛惜自己因为口误而失去了这么一个军事奇才。

大宋朝开创不久,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情。

这件事情,与老百姓没有直接的关系,却与皇室的承继至关重要。开国皇帝赵匡胤死后,竟然独出心裁的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赵匡胤“传弟不传子”的非常举动,给后人留下了永远都解不开的“谜”。

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让赵匡胤违背天道常理,行此“大义之举”,历来是困扰后世史学家们的一个大问题。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明争暗斗,权力之争。因此,赵匡胤的死因也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起来。尤其是“烛影斧声”的传说,更是将“阴谋论”推向了极致。

蒋介石的一句误言让他失去了林彪这位军事天才 第2张

无论历史记录,还是民间传说,最认可的说法就是赵光义害死了哥哥,登上了皇帝宝座。之所以有此议论,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赵光义是最接近至高皇权的实力派人物。为达个人目的,极有可能铤而走险。

据历史记载,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天晚上,有内侍传太祖得了重病,得知消息后的赵光义马上前去看望。到了太祖那里,内侍都被赶出去了。这期间,就见烛光下两个身影,一会儿分,一会儿合,赵光义不断地离开座位,躲避扔过来的东西。后来,有人听见太祖将斧头摔到地上,并对着赵光义大吼一声“好自为之”。而在当晚,太祖就驾崩了。于是,赵光义即位,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

而另一种说法则是“金匮之盟”。赵匡胤即位之后,其母杜太后经常参与政事,并且以贤德著称。后来杜太后病重之时,曾把赵匡胤叫到床前叮嘱道:“你千万不要让小孩子当皇帝,你不行了,就让光义当;光义不行了,就让小弟弟廷美当。只有这样,才能常保富贵啊!”为此,她还把宰相赵普叫来,并将传位顺序写成誓言,藏在一个金箱子里面,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金匮之盟”。

从这两段记录看,其实两者是很矛盾的。那么,是否真如传说的那般,赵光义杀死了哥哥,窃取了皇位呢?对此,我们只能以“莫须有”的态度窥视一二。说有者,自然也有其道理。尽管杜太后有盟约在前,但赵匡胤会不会遵守,却仍然是个未知数。这一点,历朝历代都有验证,赵光义也是心知肚明。如果赵匡胤违背誓约,赵光义又得到了确切消息,出于对最高权力的极端渴望,在哥哥病重之际,突下杀手夺取皇位,完全不在话下。但显然,仅凭猜测是不能给赵光义定罪的。

而说没有者,似乎也无可辩驳。既然有约(金匮之盟)在先,赵光义耐心等待就是了,完全没必要冒着杀头的危险争一时之短长。话又说回来了,既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的确就是赵光义杀死了哥哥,那么为何还会有对赵光义的诋毁之词呢?或许就是,赵光义即位后,并没有按照前约,将皇位传给弟弟,或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直到北国入侵,徽、钦二帝被掳,康王赵构建立南宋,皇权才回到了赵匡胤一脉。

中国人是习惯于正本朔源的,尤其是在儒家文化空前繁荣的宋朝。赵光义的这一举动,自然会授人以柄,并由此对赵光义的即位合法性产生怀疑。而攻击一个人最趁手的武器就是谋反和篡位。为诋毁赵光义的人品,借助“烛影斧声”的传说,达到攻讦之目的,是再合适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