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云人物 > 帝王将相 > 李渊夺取长安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李渊夺取长安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来源:文史谷    阅读: 6.18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李渊在高句丽战争结束后,荣升新一代剿匪队长,四处镇压叛乱,并且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利用远在河东的长子李建成,招兵买马,同时对待在身边的李世民,言传身教,权谋、兵法。李渊的儿子们,表现的都很出色,在经常的四处剿匪后,李世民逐渐得到了李渊的信任,同时公元617年,李渊官拜太原留守。史书记载,李渊和李世民在进驻太原后不久,李建成和李元吉,秘密潜入太原。老大李建成一直做着幕后工作,现在来到自己身边,当然要给个机会,锻炼锻炼,于是李渊给李建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收复河西郡。河东、河西指的都是相对黄河的位置,隋朝时期的河西,地理位置大概在山西汾阳一带,位于太原和长安的中间地带,因为叛乱的影响,河西郡一直渴望有一个强大的武装,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李渊的出现很恰当的填补了这个空白。

李渊夺取长安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网络配图

要百姓归心,兼并战打的损失尽量小,一个最好、也是无数人在用的方案,就是秋毫无犯,不去动老百姓的东西。

要用行动,告诉当地的百姓:出兵,只是为了更换领导,稳定地方建设,没有兵荒马乱,老百姓才能丰衣足食,他们的要求很简单,能吃饱饭就行。

但是这对于李建成来说,还是有点难度,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兵,不是正规军,前面已经说了,大部分是镇压叛乱时,收编的乱民,有正经工作的,谁愿意提着脑袋造反。

乱民也有他们的特点,就是到了战场上,有一股狠劲,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这帮人打仗不错,但是不好管教,这就是李建成带领军队,接收河西的难点。

本来想秋毫无犯,干净利落就把城给收了,集中力量,进攻长安,但是手底下的士兵们,不大听话,怎么办呢?

1这样的问题,很多将领采取的行动,都是一致的,干嘛?杀!不听话,杀,违抗命令,还是杀,李建成不是这样,他的行为,甚至有点纵容,怎么说呢,士兵们吃了拿了,李建成在后面买单就是了,目的还是收买人心,百姓和士兵的心,都买了。

(取悦百姓,是成本最低的造反方式)

李建成收买人心的策略很成功,等到了西河郡,大部分士兵、百姓都降了,除了郡丞高德儒。

这个高德儒,原先是杨广的贴身保镖,官职是亲兵校尉,在皇帝身边当差,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二十年,就被下放锻炼,再提拔就是高管,杨广看着老高也不容易,正好用人,就安排他去做了河西的郡丞。也是老高的运气不好,以为熬出头了,没想到,全国都在闹起义,离心离德,士兵没有斗志,李建成的进攻,很顺利地攻破了河西郡的大门,同时,高德儒兵败被杀。从出发到占领河西,李建成只用了九天时间,李渊很高兴,任命李建成为左三路统帅,李世民为右三路统帅,进攻长安。在通往长安的路上,李世民遇到了一个对手,类似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太原到长安,除了河西,还有一个重镇,就是霍邑,也就是现在的山西霍县,靠近临汾。

李渊夺取长安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第2张

网络配图

李世民,准确来说,应该是李渊,遇到的对手,叫宋老生,官拜虎牙郎将,正是在他的手下,李氏父子遇到了,起义以来最大的危机。

当时留守长安的,是杨广的孙子杨侑,他的父亲叫杨昭,是杨广的长子。

大业元年,也就是杨广刚继位,杨昭的太子名分就定了,史书上记载,杨昭身强力壮、能拉强弓,为人谦和,属于少年老成的人物,杨坚喜欢,杨广也喜欢,可惜成为太子的第二年,生病,死了。

再强的身体,也挡不住病毒的侵袭。

杨昭死后,杨广很伤心,再没确定太子人选,只是内心上,可能爱屋及乌的原因,在杨广远征高句丽的日子,留守长安的藩王,一直是杨侑。

李渊叛乱了,杨侑应对的方法,就是死守霍邑,他先派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两万,进驻霍邑,再派屈突通带着剩余的骁果军进河东,从侧面牵制李渊,无论战术还是战略上,似乎都没有问题。

当时老李家的部队,满打满算,只有三万,用这点兵力攻打城高墙厚的霍邑,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三万VS两万,杂牌军VS正规军,而且还是攻城,显然没有胜算,更重要的是,李渊把全部家当都拿出来,准备造反,现在木已成舟了,大本营太原却不安静了,刘武周的起义部队,声势浩大,准备攻陷太原。

(前有强敌,后无退路,遇到绝境了)

摆在李渊父子面前的,有这么几条路路:

打,很可能打不过,因为连日的大雨,再加上粮草问题没有解决,李渊的部队士气低落;

但是不打,耗也耗不起,等到屈突通驰援霍邑,前后夹击,迟早也会完蛋;

如果撤退呢,也不行,刘武周原来是鹰扬府校尉,起义后投降了突厥,现在势头正猛,回转枪头,不说能不能打败刘武周,至少造反的梦,破碎了;

换路更不现实,缺粮又是下雨,路不好走,而且霍邑是必经之路,绕路就失去了先机。当个老板,真是操碎了心,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所以造反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心理压力太大,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结局我们是知道的,李渊赢了么,不然也不会有唐朝几百年的盛世,那怎么赢的呢?李渊七月起兵,随后抵达霍邑附近,遭遇大雨后,没有急着进攻,他在等,到了八月,雨停了,粮草也到了,解决了燃眉之急,刘武周方面,李渊一开始就做了准备,这次去长安,李渊只带了李建成和李世民,李元吉留在了太原,目的就是守住自己的根据地。但是,眼前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兵力不够,这是李渊愿意继续等的另一个原因,因为不久,军司马刘文静回来了,同行的,还有突厥的一支骑兵,由突厥大将康鞘利率领。

李渊夺取长安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第3张

网络配图

外有强援,内无近忧,局面在焦急了几天之后,出人意料的好转了,李渊毕竟是老狐狸,不会等到突厥大军到来后,和宋老生硬碰硬。

他封锁了突厥骑兵南下的消息,同时命令李建成带领部队佯攻,李世民呢,埋伏在霍邑城周围,等宋老生出城迎战,就切断他的退路。

李渊缺粮少兵,宋老生是清楚的,面对李建成的进攻,宋老生的判断是,病急乱投医,或者是撤退之前,放的烟雾弹。

于是,宋老生带领部队出城了,他要教训一下李渊,要他知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是个什么概念。

李建成呢,也很配合,看到宋老生出城,打了几次后,就命令部队撤退了。

结合前面的判断,这是明显的后劲不足,要逃跑了,宋老生哪能答应,二话没说,带着部队,追!

这一追就出事了,有了突厥骑兵的加入,李渊部队的战斗力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同时李世民带领军队,快速封锁了通往霍邑城的退路,此战宋老生全军覆没,本人战死殉国。

李渊通过霍邑后,挡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个关隘,守将是屈突通吗?不是!

屈突通是杨广留给杨侑最后的大将,骁果军在杨广的篇章中介绍过,是皇帝的直属卫队,现在都带到了河东,李渊打败宋老生之后,绕过屈突通,直抵长安。

现在情况变了,李渊在前面赶,屈突通在后面追,他要阻止李渊到达长安。

屈突通把步兵留给鹰扬郎将尧君素,继续守河东,自己呢,带领骑兵部队,希望快速追上李渊,因为他很清楚,在李渊前进的方向上,还有一个关卡,可以抵挡住李渊的部队。

屈突通寄以厚望的关卡,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叫潼关。

(东汉末设立的潼关,取代了秦朝时赫赫有名的函谷关)

潼关在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中华十大名关中潼关位列第二,仅次于山海关,主要原因是,明朝时首都北移,山海关一下子成了首都门户,但是之前,潼关是天下第一的关隘,是关中平原的东大门。

当时守潼关的大将叫刘纲,李渊南来的消息,他是知道的,刚好收到屈突通的情报,准备合兵之后,全力绞杀李渊。

潼关很重要,而李渊的声势也不小,之前攻陷霍邑的事迹,使李渊更有名了,刘纲也不敢托大,准备把老将军屈突通迎进关隘,由他主持大局,就在两支部队合并的刹那,李渊进攻了。

当时他的骑兵主力,用的都是突厥战马,速度快,没多久就把联军分成了几块,各个击破,刘纲和屈突通边打边退,战役结束,刘纲战死,屈突通呢,和李渊一人一半,把潼关给瓜分了,你占南城,我占北城。

李渊要这个关隘用处不大,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攻陷长安,于是当屈突通这边整军备战,想和李渊再战五百回合的时候,李渊呢,派刘文静(又是刘文静)带着一部分军队,牵制老屈,主力继续快速赶往长安。因为这个时候的长安,没兵了。李渊作为皇亲,叛乱的影响是很大滴,杨侑一次把所有的牌都打出去了,用力过猛,而李渊在通过潼关之后,再加上李神通和柴绍,兵力达到了20万,他们也没进攻长安,就是围了起来,围而不攻。为什么李渊忽然底气这么大,一是人多,从三万变成二十万;二呢,人家不缺粮了。在潼关附近,有个大型粮仓,隋朝建立的储备粮体系,为隋末的起义部队,带来了很多可能,李密就是占据了洛口仓,声势才一下子浩大起来,而李渊呢,通过潼关后,迅速攻占了永丰仓。有人有钱,李渊耗的起,杨侑就郁闷了,大业十三年十一月,历时六个月的李渊叛乱结束,老李家成功的攻陷了长安,杨侑投降,成为傀儡皇帝,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18年,杨广被杀,李渊废杨侑,称帝,建立大唐。

李渊夺取长安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第4张

网络配图

这里有个人物,需要特别介绍一下,就是上面提到的屈突通,是一位真正的骨鲠之臣,为人刚直、坚毅。

屈突通在战场上,很勇猛,虽然败给了李渊,但那是因为从始至终,主动权都掌握在李渊手里,老屈成了穷于奔命的疲兵,失败也在清理之中,可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被李渊坑了两次后,对士兵们,是这样说的:

“吾蒙国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

杨广看人还是很准的,他给杨侑留下了最忠心的将领,但是杨氏王朝随着杨广的去世,气数也到了尽头,后来李渊敬重这位老将,亲自招降了他,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也算是一件幸事。

唐朝建立了,李渊成了皇帝,李建成自然是太子,但是当时的大唐疆域只有关中和河东一带,起义叛乱四处开花,这样的形势,李世民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所有李世民参与的战争中,最有名的,是四大战役,消灭的敌人分别是:

薛举;

宋金刚、刘武周;

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

最后还有刘黑闼和徐圆朗。

帝王将相
后宫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