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吴起:忘本之争

吴起:忘本之争

来源:文史谷    阅读: 2.7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中国历史上,吴起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曾离家赴鲁学习儒术,学业有成,但却因“忘本”而被恩师逐出师门。这一事件引发了关于忠诚、道德人性的讨论。本文将从吴起的成长经历、师徒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长经历

吴起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但他志向远大,渴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因此,他毅然离家,赴鲁国学习儒术。在鲁国,吴起刻苦钻研,学业有成,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然而,他的成功并未给他带来永恒的荣耀,反而引发了一场师徒之间的纷争。

吴起:忘本之争

二、师徒关系

吴起的恩师是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曾子。曾子对吴起的才华和学识非常赞赏,将其视为得意门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曾子发现吴起在政治上的野心越来越大,开始涉足权力斗争,甚至不惜背离儒家的道德观念。这让曾子感到失望和忧虑,认为吴起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本性。

三、忘本之争

最终,曾子决定与吴起断绝师徒关系,将其逐出师门。他认为吴起的行为已经违背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无法再将其视为自己的弟子。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对曾子的决定表示支持,认为吴起确实已经“忘本”。

然而,也有人认为曾子的决定过于严厉,毕竟吴起在学术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们认为吴起的行为虽然有悖于儒家道德,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所作所为也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总结

吴起因“忘本”而被恩师逐出师门的事件,反映了古代师徒关系中的道德观念和忠诚问题。这一事件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示作用,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不忘初心,坚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