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人困马乏:从古战场到现代生活的历史演变

人困马乏:从古战场到现代生活的历史演变

来源:文史谷    阅读: 1.8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人困马乏”这个成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用来形容人力和物力都已经消耗殆尽的状态。但是,你知道这个成语最早的含义是什么吗?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探寻一下。

“人困马乏”最早的含义,其实与我们现在的理解有所不同。在古代汉语中,“乏”字的本义是“缺乏”,而“困”字的本义是“疲乏”。因此,“人困马乏”最初的意思是指人和马都因为长时间的劳累而感到疲乏,需要休息。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一书中,原文是:“师行百里,人马皆疲。”这里的“人马皆疲”,就是“人困马乏”的原始含义。

人困马乏:从古战场到现代生活的历史演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困马乏”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古代战争中,由于交通工具的限制,军队的行动速度往往受到限制。因此,长途行军往往会使士兵和战马都感到极度疲劳。在这种情况下,“人困马乏”就被引申为形容战争的艰苦和残酷。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就有这样一段描述:“项羽使人探汉军,报曰:‘汉军已过河矣,人马疲矣。’”这里的“人马疲矣”,就是“人困马乏”的引申含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困马乏”的含义再次发生了变化。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很多人都会感到身心疲惫,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因此,“人困马乏”又被引申为形容现代人的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人困马乏”这个成语的含义经历了从“人和马的疲劳”到“战争的艰苦和残酷”,再到“现代人的生活状态”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中,不仅反映了语言的变迁,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状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