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刘备称帝时汉献帝都没有 刘备为何说他被曹丕杀害了

刘备称帝时汉献帝都没有 刘备为何说他被曹丕杀害了

来源:文史谷    阅读: 1.7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刘备称帝时,为何说汉献帝被曹丕杀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建安二十五年是汉魏政治发生历史性变迁的一年。但令人纳闷的是,蜀汉编年史上的这一年几乎是一片空白。

上一年,引人注目的事件大都发生在南方。刘备取得了汉中,并完成权力升格——称汉中王;夏天,关羽向襄阳发起进攻,情况看上去非常顺利;到冬天的时候,形势却发生逆转,孙权背盟袭取了荆州。当我们关注南方事态的演进时,北方发生历史性变故,南方事态演进的惯性遂被打断。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在关羽的首级被送到洛阳后不久,曹操也死了。建安政治的灵魂人物死了,延续了二十多年的建安政治至此终结。曹丕在继承魏王和汉丞相之位后,旋即将汉献帝的年号改为延康。延康政治实际上只是一个过渡,它主要的内容就是筹备禅让。这年十月,汉献帝禅位于曹丕。曹丕即皇帝位,改元黄初。从延康到黄初,跨越的是从汉到魏的嬗替。

刘备称帝时汉献帝都没有 刘备为何说他被曹丕杀害了

孙权袭荆州、曹操之死、曹丕代汉,每一桩都是震动天下的大事,当我们关注刘备对这些变故会作何反应时,巴蜀方面却是一片异乎寻常的沉寂。

一、刘备称帝的过程

丢失荆州差不多整整一年之后,沉寂的巴蜀突然热闹起来。先是有一个传闻在巴蜀传开,说是汉献帝已被曹丕害死。

《蜀书·先主传》载:

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是后在所并言众瑞,日月相属。

谁编造了这个传闻?为什么要编造这个传闻?

当初,孙权向曹操劝进时,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曹操自己比作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的周文王,按曹操的意思,则他的儿子应为周武王。可是,他儿子在登基称帝之后,顾谓群臣时却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他把自己比作接受了禅让的舜和禹,而不是周武王。

曹丕代汉后,封汉献帝为山阳公,邑万户。汉献帝虽已退位为公,但在自己的封邑内,仍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对曹丕上书不称臣,一如舜禹故事。为显示传说中的圣王禅让之事

复现于当代,曹丕非但不会害死汉献帝,还唯恐天下人不知道自己优待逊位的汉帝。事实上,汉献帝一直活到了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比曹丕和刘备死得都还要晚。

刘备声称要复兴汉室,可是,按照曹丕编排的禅让剧本,由汉家的天子亲口宣布天命已转移到曹氏,并亲手将汉家的天下禅让给了曹家,这样,刘备复兴汉室的事业便失去了依据。

根据这个传闻,曹丕害死了汉献帝,就像西汉末王莽毒死汉平帝一样,那么,曹丕虽然是经由禅让而代汉,但其性质就跟王莽代汉一样,属于篡汉,天命并未去于汉。这样,刘备复兴汉室的事业便又重新找回了正当性依据。因此,这个传闻应该是刘备方面有意编造的。如此,刘备复兴汉室的事业与光武中兴才形成完整的对应。

虽然是一个编造的传闻,但刘备显然是把汉献帝当成是真的已经死了,他像模像样地为汉献帝发丧。一个并没有死掉的汉献帝,被刘备宣布为死亡,这意味着他已可以甩开汉献帝,不再有顾虑地去追求刘秀式的汉室复兴,即复兴一个由他本人代表的汉室。

刘备称帝时汉献帝都没有 刘备为何说他被曹丕杀害了 第2张

刘备既已为汉献帝发丧,于是,群下开始争相证明天命已落到刘备的头上。他们在河图洛书和五经谶纬中翻到了刘备的名字,并以“黄气”“景云”“祥风”及星象等祥瑞来表明,“当有圣主起于此州,以致中兴”,恳请刘备“应天顺民,速即洪业,以宁海内”。上书者络绎不绝。根据许靖等人在给刘备的上书中所说的情况,“群下前后上书者八百余人,咸称述符瑞、图谶明征”。

由群儒争相称说符瑞和图谶而开展的造势活动进行到一定火候,于是,许靖、麋竺、诸葛亮、赖恭、黄柱、王谋等重要的谋臣上书刘备,建议刘备认真考虑这些“群儒英俊”的意见,“宜即帝位,以纂二祖”。

两年前,由马超领衔上表汉献帝,宣告他们援引河西五郡推窦融为元帅的故事,共推刘备为汉中王,此举旨在赋予刘备称王以合法性;现在,从群儒英俊们争相称说符瑞与图谶,到许靖、诸葛亮等重要谋臣的论述,则是要赋予刘备称帝以合法性。

许靖等人的上书中指出了刘备称帝的迫切需要:

曹丕篡弑,湮灭汉室,窃据神器,劫迫忠良,酷烈无道。人鬼忿毒,咸思刘氏。今上无天子,海内惶惶,靡所式仰。

在他们的论述中,曹丕代汉既属篡弑,天下之人“咸思刘氏”,则汉室仍享有天命,这是无须费力去证明的大前提。需要着力证明的只是,天命已将复兴汉室的使命赋予到了刘备身上。上书中提到,关羽围攻襄阳时,襄阳男子张嘉和王休——似乎只是一种巧合,这两个人的名字含有吉祥和美好的意思——献上从汉水中捞起的玉玺。襄阳在汉中的下游,汉中是刘邦起步开创汉室基业的地方,也是刘备挫败曹操而称王的地方。在汉中下游的襄阳捞到这枚玉玺,似乎也在表明,天意让刘备成为汉高祖刘邦事业的继承者。

许靖等人的上书说:

夫汉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国号也,大王袭先帝轨迹,亦兴于汉中也。今天子玉玺神光先见,玺出襄阳,汉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予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应,非人力所致。

况且,刘备“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从血缘上讲,也是刘邦的后裔,完全有资格去代表刘氏,复兴高祖刘邦开创的汉室。大家劝刘备称尊号时,刘备没有马上答应。谦让是必要的环节。刘邦在灭掉项羽之后,诸侯王们劝他称帝,刘邦也曾谦退;刘秀在河北,诸将劝他称帝,刘秀更是再三谦退。

诸葛亮说:

昔吴汉、耿弇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

诸葛亮表达出一种现实的考虑。刘备的事业既定位为复兴汉室,而曹丕已经篡汉,因此,非称帝不足以维系天下人对汉室的希望,非称帝不足以维系士大夫们对刘备的追随。于是,刘备接受大家的推戴,于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四月丙午日,在成都西北的武担山之南,登基称帝。

刘备登基时的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文,是蜀汉历史上又一篇重要的政治文献,其主旨在于宣示刘备称帝的合法性。

正文如下:

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曩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修之,嗣武二祖,龚(恭)行天罚。备惟否德,怯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蛮夷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备一人。备畏天明命,又怯汉祚将湮于地,谨择元日,与百竂登坛,受皇帝玺绶。修燔瘗,告类于天神,惟神飨祚于汉家,永绥四海。

这篇文诰开篇即宣示:汉有天下,历数无疆。这是刘备帝业的大前提。延续前面将曹丕代汉定性为篡汉,这个大前提的宣示,从理论上否定了曹丕称帝的前提。

曹丕称帝的正当性论述是建立在汉的历数已终这一说法的基础之上的。按曹丕在称帝时的告天之文中的说法,汉的历数,历经前汉十二帝、后汉十二帝,共四百二十六年;如今种种祥瑞显示,汉的历数已终,魏当受命。所以,刘备说“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既是在否定曹丕称帝的理论前提,也是铺垫自己帝业合法性的天命基础。

这个大前提经由历史的论证而得出汉室将再次复兴的结论。曾经有王莽企图篡汉,光武帝刘秀奋起诛伐,终至汉室中兴,社稷复存。刘备拿光武中兴的历史验证汉室仍享有天命这个大前提: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任何企图篡汉的人都将失败,汉室必将再次复兴。

刘备称帝时汉献帝都没有 刘备为何说他被曹丕杀害了 第3张

如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曹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们鉴于“社稷堕废”,认为刘备应该继承祖业,“嗣武二祖,龚(恭)行天罚”,讨曹灭贼,复兴汉室。下至庶民,外及蛮夷君长,也都认为:“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

此前造势过程中的所有论述,概括成贯通天人的三个层次——“天命”的召唤、复兴“祖业”的历史使命和“四海”无主的现实要求——为刘备称帝完成一个天与人归的圆满论述。刘备“畏天明命”,所以才接受大家的建议,登基称帝。汉室依然享有天命;他建立的这个政权已代表汉室;刘备将继承汉家二祖,恭行天罚,讨曹灭贼,完成汉室的再次复兴。

刘备称帝时汉献帝都没有 刘备为何说他被曹丕杀害了 第4张

二、蜀汉时期的疆域

在赤壁之战以前,群雄割据,是一片浑沌,到赤壁之战以后,才清楚的划分出一个鼎足三分的局面。以后魏蜀吴相继称帝建国。魏据中原,有故东汉司、豫、充、徐、青、凉、并、冀、幽九州之地,另有荆扬两州的各一部分。又分司凉二州之地,增置雍秦二州共有州十三,郡九十三。

蜀仅有故东汉益州之地,后分益州北境,与所得魏秦州之地增置梁州,乃有梁、益二州,有郡二十二。吴北据长江,南尽南海,有故东汉扬、荆、交三州之地,后分置广、郢二州乃有交、广、荆、郢、扬五州,郡四十余。三国疆域以魏最大,吴次之,蜀为最小。

在三国的疆域中有三块纠纷地带亦即争夺区域。第一是荆州,在建武十三年,曹操一度尽得荆州北部。赤壁战后,魏、蜀、吴,乃三分荆州;及刘备为吴所败,尽失荆州,于是荆州之名,魏吴双建。其间三方争夺,疆域之出入变化甚多。

第二是江北淮南,曹魏所建的扬州地方。这是当时魏吴争夺的一个大战场,在魏明帝与废帝芳时代,两国在此区域,屡有争战,在魏高贵乡公,正元甘露年间魏母丘俭与诸葛诞曾先后据扬州独立,史称淮南之变。

第三是汉水上流的汉中到渭水上游的陇右地带,这是魏蜀双方争夺的区域,当刘备在时两国所争在汉中,后蜀尽得秦岭以南梁州之地,到诸葛亮时代,双方所争则在陇右天水祁山一带。

(正文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