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辅佐刘备 刘备最后为何托孤给诸葛亮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辅佐刘备 刘备最后为何托孤给诸葛亮

来源:文史谷    阅读: 1.1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为何辅佐刘备?刘备为何托孤诸葛亮?诸葛亮为何不用魏延?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

东晋永和三年,大将军桓温征讨蜀地,遇到一个百岁老人。桓温问:“当今有谁堪比诸葛亮?”潜台词是我比诸葛亮厉害,快夸我。这位老人回答:“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意思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没觉得他有什么好的;可自从他一死,才觉得谁都比不上他。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段英雄辈出的岁月,承载着无数中国男人的浪漫。可是,大多数人只看《三国演义》,根本不看《三国志》,绝大多数人连《三国演义》都没看过,只是道听途说,看了个《易中天品三国》,刷刷某音,逛逛贴吧,就开始好为人师:“来来来,你别老看《三国演义》,那是小说,《三国志》才是史书,真正的诸葛亮才没那么厉害呢。”其实他可能只看过《三国志》的封皮。

真正看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很神,只不过与《三国演义》的神不是一个路数。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辅佐刘备 刘备最后为何托孤给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徐州琅琊人。193年,曹操屠徐州,13岁的诸葛亮眼见从小长大的故乡惨遭烧杀抢掠,和蔼可亲的相邻惨死在曹军屠刀之下,哥哥诸葛瑾失散,他和弟弟诸葛均被叔父诸葛玄强行拖进马车一路逃跑。就在此时,刘备带领着区区几千人马,从千里之外赶来驰援徐州。他领着关羽张飞迎面驰来,小诸葛亮望向那个骑在骏马上英姿飒爽的男人,忽然有了从未有过的安全感。

诸葛亮17岁,叔父去世,他没听从叔父的临终建议投奔刘表,也没南下过江投奔哥哥所在的江东孙权,更没有投奔坐拥半壁江山的仇人曹操,而是和弟弟隐居隆中,坐观天下大势。他自比管仲、乐毅,谁都请不动他。直到207年,没有寸尺之地,如同丧家之犬,寄居刘表檐下的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慨然应允,聊出一段名垂青史的《隆中对》。诸葛亮时年27岁。

公元233年,刘备驾崩前夕,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说了句石破天惊的话:“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安托孤”,本来是一对挺浪漫的君臣佳话,但没想到给现在的一群人搞出了阴谋论。有人坚持认为这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要是诸葛亮回答错误,显露出取而代之的野心,那么埋伏在帐下的五百刀斧手立刻上来伺候,甚至就算不是试探,至少也是一种敲打,最终成功警示了诸葛亮,这才让他没有篡蜀自立。

有人提出这种言论,无非就是以己度人,觉得不可能会有人把家业留给外人,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事实上这种事在三国不是第一次发生。单单是刘备自己,当年的徐州牧陶谦在临死前,就没有把徐州留给儿子,而是托给了刘备,并且亲口表示:“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陶谦这么做,皆因曹操大军即将来犯,要是一意孤行传给儿子,不但徐州保不住,连儿子也会引祸上身。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辅佐刘备 刘备最后为何托孤给诸葛亮 第2张

蜀汉当年的局面,与当年的徐州大同小异。关羽大意失荆州,蜀汉群英陨落殆尽,刘备亲征的夷陵之战更是元气大伤,蜀汉已然走到了生死存亡之秋。曹丕都修书一封,让诸葛亮举国来投算了,可见这时候刘备是诚心实意求着诸葛亮接下这个烂摊子的。因为如果传位刘禅,蜀汉必亡,还不如全心全意信任这位跟了他十五年的合伙人,让他开府治事、领益州牧,将一起创立的事业存续下去。

每次一谈起诸葛亮北伐,就有人提起一个插曲:子午谷奇谋。这发生在诸葛亮一伐中原,大将军魏延提出的一条计策,让诸葛亮拨他五千精兵,走子午谷小路,趁魏军不备,拿下长安,一举功成。但被诸葛亮否决,这一战略未能付诸实践。有人抱怨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冒险,以致白白地错失了良机,他要试用一下魏延的计策,没准还真能够克复中原呢。

其实《三国志》从来都没记载过有个什么“子午谷奇谋”,陈寿关于魏延与诸葛亮在北伐策略上的分歧,原话是这么记载的: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长谓亮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这里只说魏延想自领一军,与诸葛亮分兵两路,会师潼关,重现当年韩信还定三秦的神话。但是诸葛亮不许,魏延就跟人说诸葛亮胆怯,还常常表示自己怀才不遇。

事实上,就在明末的时候,农民起义领袖高迎祥就因读了《三国演义》,决定出兵子午谷,进军潼关,结果一头扎进了陕西巡抚孙传庭的包围圈。一代闯王,就因为轻信小说,落了个全军覆没、兵败身死的悲惨下场。

诸葛亮主政蜀汉期间,政事无巨细,一言而决,连刘禅都承认“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终其一生都做到了对诸葛亮敬之如父,诸葛亮死后,刘禅哀悼三天三夜。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辅佐刘备 刘备最后为何托孤给诸葛亮 第3张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四史”。作者陈寿,以其史识及叙事能力,在当时已有“良史之才”的称誉;后世的治史者,也屡屡赞颂陈寿撰事不作曲笔,直可与司马迁、班固辈为匹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