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赵光义为什么叫做高粱河车神 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赵光义为什么叫做高粱河车神 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来源:文史谷    阅读: 1.0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光义为何被称为高粱河车神,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高粱河车神”赵光义,总觉得自己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不甘寂寞的赵光义,已经做到了晋王,位列百官之首,他还是不满意。因此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烛火一晃,斧声一落,宋太祖赵匡胤就没了!

赵光义过去长期都是百官之首,如今赵匡胤又没立太子,于是他厚着脸皮一屁股坐在了皇位之上,死活不肯挪窝。不过看着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光义陷入了沉思。

如果不能建功立业,自己这个皇位,压根就坐不稳。就算有赵普拿出了“金匮之盟”作为佐证,也无法让后人信服啊!

当年李世民也不是皇位接班人,可人家后来工作干得好,所以后人压根就不介意他是怎么登基的。赵光义想到这里,下定了一个决心:一定要在战场上树立自己无法动摇的威信。

过去总是干文职工作,如今手握军政大权,自然也要在军事上有所发展才行。

赵光义为什么叫做高粱河车神 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一、高梁河之战,赵光义差点连裤衩都输光了。

刚登基那会儿,赵光义还干点儿人事,弄死了吴越国钱俶,继而将吴越之地收入囊中。此后又将北方的北汉给吞并了,似乎展现出了自己文治武功的一面。

可接下来,这位老兄就有点儿飘了。为啥?因为他打起了燕云十六州的主意。

说起燕云十六州,那是几代人内心的伤痛。当年后晋的石敬瑭为了反抗后唐的李从珂,居然不惜向契丹借兵。借兵的代价是,等到石敬瑭拿下中原,就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那么好了,从后晋开始,燕云十六州就长期在契丹手里。这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河北、京城一带,直接导致中原地区无险可守。

此后后周世宗柴荣本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志向,可惜他英年早逝。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他光顾着打下南方的大片土地,始终没机会对北方动兵。

赵光义为什么叫做高粱河车神 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第2张

这么一来燕云十六州的问题,就落在了赵光义手里。当年赵匡胤还想着攒钱收回这块地方,显然是不现实的。赵光义终于看到了希望,如果自己能收复燕云十六州,那天下还有人敢不服吗?

灭亡北汉以后,赵光义再接再厉,直接剑指燕云十六州而来。最初打了两仗,宋军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岂不知他们已经落入了契丹人的圈套。

正当宋军孤军深入的时候,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分兵夹击,打得赵光义生活不能自理,不光军队被打散了,自己也中了两箭,差点把小命给丢了。

这个时候马车已经找不到了,手下人呼延赞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辆驴车,载着重伤的赵光义,一路狂奔70公里,终于躲过一劫。

由于这一战是在高粱河发生的,赵光义又是坐着驴车飞奔了一夜,大军什么情况他压根都顾不上,因此得了个“高粱河车神”的外号。

赵光义为什么叫做高粱河车神 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第3张

二、再次北伐,又遭痛击。

高梁河之战过后,赵光义在家休息了好一阵子。老命差点丢了,可他还是觉得这不是自身军事才能的问题,而是一般的技术调整。

老脸丢尽了,自然想要找回颜面。因此休整了2年以后,赵光义再次宣布要北伐契丹。这回目标还是燕云十六州。

为了达成目的,赵光义派遣20万大军兵分三路,带上了宋朝全明星阵容的猛将,一起出马。他们分别是:潘美、杨业、田重、曹彬、崔彦进。

其中潘美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奸相”潘仁美,当然这是被文学作品丑化了。杨业则是大家更熟悉的杨老令公,杨家将的老爷子。

为了找回面子,赵光义这回算是下了血本了。刚开始北伐十分顺利,曹彬、田重、潘美等将相继攻克了固安南城、寰州、涿州、应州、云州等地。

打了胜仗本该高兴,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后,赵光义再次忧心忡忡起来。咋跟上次一模一样?一开始十分顺利,后来呢?后来赵光义就不敢想了。

赵光义为什么叫做高粱河车神 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第4张

结果正如他所料,契丹的萧太后调整作战方针,将主力对准了宋军的东路军,这也是宋军的主力,只要把这支军队击败,其他两路宋军不足为虑。

没等赵光义反应过来,耶律休哥就带人断了曹彬的粮道。曹彬手里的10万大军在涿州熬了十几天,实在是没饭吃了,只好撤军。

东路军一撤,宋军的整体布局就乱了,耶律休哥趁此机会发动猛攻,曹彬压根挡不住,一路狂奔而走,数万宋军毁于一旦。

不等赵光义骂娘,耶律斜轸又带着10万大军而来,斩杀了1万多宋军,夺回了宋军攻陷的各地城池。这场北伐再次以失败而告终。

值得一提的是,杨业过去是给北汉打工的,如今跳槽到宋朝,一直被其他将领孤立。这次他虽然作战勇猛,可惜被队友出卖,最终孤军奋战而死。

赵光义为什么叫做高粱河车神 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第5张

三、平戎万全阵,是不是一个笑话?

两次北伐惨败以后,赵光义一度开始怀疑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但是皇位不能不要吧?既然想要保住皇位和脸面,那就必须要再搞点事儿才行。

主动进攻看来是玩不转了,那就在被动防守上下功夫吧!太平兴国四年,大辽军队南下侵宋,赵光义眼前一亮,自己悉心研究了一整年的战法,终于派上用场了。

他让宋军先别动手,自己徒手画了一张战阵的图纸,便送到了前线让战士们排兵布阵。这是什么新的幺蛾子?为啥打仗非要布阵?

其实打仗真的未必要排兵布阵,但是要想体现领导的水平,这个排兵布阵就是必备的流程了。很显然赵光义就是想要在防守战中体现一下自己高超的军事水平。

古代名将分很多种,类似白起、项羽这一类的,属于进攻型猛将。而廉颇、李牧这一类,则是防守型猛将。赵光义在进攻方面吃了大亏,自然想要从防守方面找回点面子。

阵图送到前线以后,将军们面面相觑,一个个都傻眼了。有这么打仗的吗?按照赵光义的布局,宋军各方阵之间的空隙太大,绝对是大辽军队突破的重点。

赵光义为什么叫做高粱河车神 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第6张

大家商量了一阵子,既不能驳了赵光义的面子,又不能导致打败仗,只好对战阵做了微调,把那些空隙给补了起来。最终这场防御战大获全胜,赵光义居然还有脸乐滋滋地表示:你们看,朕的“平戎万全阵”是不是万无一失?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什么玩意儿啊,除了名字好听点以外,这个阵法可谓是漏洞百出,压根就没有实战的可行性。

从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期间的一系列战争来看,“平戎万全阵”压根就没有真正派上过用场。就算前线用了,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很大调整后才用的,早就失去了过去战阵的味道。

肯定有人问:那请问这个战阵是怎么布置的呢?

赵光义嘿嘿一笑:对不起,这是俺们大宋最高级的军事机密,咋能随便记载下来呢?

没错,就是这么一个大忽悠,除了告诉你,赵光义大老爷亲自画了战阵图,以及取了战阵的名字,其余的一切资料都没有。

宋朝的臣民们自然不会嘲笑自己的官家是个傻子,但是后世之人一看就明白了,这玩意儿不是在搞笑嘛!

赵光义为什么叫做高粱河车神 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第7张

四、赵光义搞各种战阵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高粱河车神虽然在军事方面的能力一塌糊涂,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人家搞政治绝对是一把好手。要不然也不可能从哥哥和侄子手里,轻而易举夺取江山啊!

因此赵光义并不是一个喜剧演员,他也完全没有必要搞这么一套无聊的战阵,去博取后人一笑,那么赵光义搞这些战阵的目的是什么呢?

第一,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能够玩阵法的将帅,可就不仅仅是普通的将才了,更是文武双全的帅才,赵光义显然是为了告诉后人,我文武兼备,是大宋最合格的领袖。

第二,将大宋对外国策由进攻改为防守。这是一次阵痛,由于前两次北伐,均被大辽摁在地上揍了一顿,因此赵光义意识到主动出击是不行的了,只能被动防御。而战则是防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

第三,遥控前线将领。雍熙北伐的时候,赵光义短时间内失踪了,前线将领居然打算推举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为帝,这可把赵光义气坏了。因此赵光义打算进一步遥控前线武将,表面上送到前线的是战阵布置图,其实是送去了一系列的监军。

现在你明白了吧!人家搞这么一套,表面上是对付外人,实际上就是在对付自己人。什么叫艺术?这就是管理界至高无上的艺术。在矛盾对外转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内部矛盾给解决了!

“战阵”搞得如火如荼,可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却每况愈下。由于前线将领被监军们的两只铜铃般的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所以他们压根寸步难行,稍有差池就会被弹劾下岗,你说这还怎么打仗?

赵光义为什么叫做高粱河车神 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第8张

总结:宋朝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好好搞军事。

提到汉唐,我们都充满了骄傲。为啥?因为那是两个战斗力爆表的王朝,从来只有他们欺负人,从来不见别人欺负他们的!

结果到了宋朝,这种骄傲荡然无存!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剥夺昔日跟随自己的那帮武将兄弟们手里的兵权。这也就算了,毕竟为了维护老赵家的统治。

可赵光义不懂军事,偏偏要在这方面指手画脚,结果两次北伐惨败,又在防御战中瞎布置什么战阵,结果导致宋朝军队战斗力一蹶不振。这就有点儿过分了!

不过在赵光义眼里,自身的统治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打点败仗,其实影响不到他的统治,这才是关键点。这让我想起了梁启超的一句名言:宁予外邦,不予家奴。哪有什么真正的外敌,从来都是窝里斗。

参考资料:《宋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