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铁甲舰上的男人们》:揭开一个民族的伤痛与悲壮

《铁甲舰上的男人们》:揭开一个民族的伤痛与悲壮

来源:文史谷    阅读: 1.4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于国人来说,甲午一役是心中永远的痛,它给国家带来耻辱的同时也拉开了近代50年的悲壮抗日的序幕;对于大清国来说,甲午之战敲响了王朝的丧钟,此前大清朝虽然屡经列强欺压但还勉力维持,甲午之战剥下了洋务运动的画皮,也使得清王朝外强中干的面目暴露无遗;对于民族来说,甲午战争是走向民族国家的开始,尽管这一战役彻底失败,但以邓世昌、丁汝昌为代表的海军先烈们誓死报国的行为使国人开始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他们开始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来思考问题,而不仅是大清国的臣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细节已经逐渐隐入地平线下,然而我们却无法忘记当初英雄是如何用自己的生命来唤醒这个沉睡的民族。由中央电视台、浙江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鼎石影业有限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片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近代历史题材电视剧《铁甲舰上的男人们》带领我们重新走进那段历史,在甲午英雄们慷慨悲壮的回声中感受中国近代历史的艰难进程。

北洋舰队是洋务运动的成果,作为当时亚洲最大的舰队曾经一度是大清国最后的遮羞布。然而作为一次不彻底的改良,北洋舰队有其先天的缺憾,虽然丁汝昌(施京明)、邓世昌(吕颂贤)他们都学习了西方近代海军知识,然而北洋水师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却一直是其顽疾,更为要命的则是洋务领袖们外行领导内行的瞎指挥,这一点从光绪皇帝不顾客观现实差距要求用国产炮弹就可以看出。作为北洋舰队的实际领导人,丁汝昌或许是一个充满憋屈感的悲剧英雄,他最大的工作不是如何提高北洋水师的战斗能力,而是应付各方的倾轧,这或许也是整个洋务运动领导者们的写照。

《铁甲舰上的男人们》:揭开一个民族的伤痛与悲壮

《铁甲舰上的男人们》真实地再现了北洋舰队内外的重重困境,然而它也清晰地再现了当时北洋舰队的热心男儿们的报国赤心。这一点海匪出身的龙木有(赵纯阳)或许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虽然一直以海匪的面目横行东海,但却最终加入到北洋水师,成为一名为国征战的铁心男儿。在整个国家内部争斗不断的环境中,普通官兵们的热血与丹心是支撑起这支舰队的灵魂,龙翔(徐佳)即是这样一位代表性人物,作为武官世家子弟,他有着军人的坚韧意志与良好的技术素养,与邓世昌等人一样是稳定舰队的核心官兵。

然而,问题或许也正在这里,当整个国家的大方向出现问题时,仅靠官兵们的英勇奋战并不能解决问题。虽然龙木有等海匪有着高超的武艺与熟悉的路线,但是作为现代化战争却不是仅凭勇气完成的。北洋水师的军官层面或许能娴熟现代海军知识,但普通士兵的培养却无法与之匹配。反观作为敌人的日本,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对于敌人或明或暗的渗透与刺探,大清国却缺乏必要的警惕与足够迅速的反应

一场战役的胜负或许可以通过官兵们的努力来弥补,对于甲午战争来说,或许某一个细节稍微有所变化结果就会不同。然而从大的国家战略上说,大清国在没有开战之前就已经败了,当对方已经在全力恶补近代知识时,自己花巨资买来的舰队却只用来充门面,这样的对比其结果可想而知。《铁甲舰上的男人们》让我们重新看到了这段历史的细节,也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当时北洋官兵的热血与忠诚,正是他们的热血促使国人开始了悲壮的现代反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