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马邈是什么人?蜀汉迅速覆灭他要承担什么责任?

马邈是什么人?蜀汉迅速覆灭他要承担什么责任?

来源:文史谷    阅读: 2.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马邈是什么人?蜀汉迅速覆灭他要承担什么责任?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后主昏迷汉祚颠,天差邓艾取西川。可怜巴蜀多名将,不及江由李氏贤!”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首诗,讽刺蜀汉江由守将马邈在魏将邓艾入侵时不战而降,导致蜀汉迅速覆灭。那马邈真如《三国演义》所说是不战而降吗

一.守卫江由

马邈家世不详,不过从他后来担任江由守将来看,他应当不是世家子弟或平民子弟,应当出身寒门。如果马邈出身大族,那史书中应该有其家族出任高官的记录,而他在《三国志》中仅有一处投降魏军的记载,可见其家世并不显赫。而平民子弟若无军功很难成为军队主帅,可见马邈家世应当是比平民好不少的寒门。

江由关是涪水上游的军事要塞,处于摩天岭山脉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带,地势险要,还有涪水天险,可以说是易守难攻。江由关隶属梓潼郡,而该郡北面是与曹魏都接壤的武都、阴平、汉中三郡,所以蜀军边防主力都在临边三郡。因此江由关属于军事二线,重要程度远不如三郡重要,守军兵力不多,当在数千人左右。

马邈是什么人?蜀汉迅速覆灭他要承担什么责任?

二.投降邓艾

炎兴元年(263年),曹魏大举伐蜀,引发了魏灭蜀之战。魏军西路军统帅征西将军邓艾一路南下追击蜀汉大将军姜维,一直到达阴平。而姜维早已退往剑阁,抵御魏军东路军统帅征西将军钟会所率领的十多万魏军主力。

江由关北面是数百里的阴平,西面是上百里的剑阁,南面是数百里的涪县。而涪县距离成都的北大门绵竹不足百里,所以一旦魏军攻克江由,就可以南下直逼成都。而剑阁地势险要,又要蜀军主力驻守,所以钟会要攻克剑阁很难。因此邓艾决定绕过剑阁,南下偷袭江由,乘胜进取成都。但姜维并没有意识到江由关的重要性,而是带领蜀军主力继续在剑阁抵御钟会。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三国志·邓艾传)

由于阴平到江由一带并无大路可通,且两地之间崇山峻岭,所以道路难行,荒无人烟。因此马邈与姜维一样,判断邓艾不会南下偷袭江由,所以并未在城北设置伏兵。可邓艾早就料到蜀军所想,于是出其不意南下,翻山越岭七百里直抵江由。

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三国志·钟会传)

江由到剑阁一带地势较为平缓,而且两地相距不远,且魏军主力就在剑阁,所以马邈就把防御重点放在西面,在沿线放置三校士兵防御。果然钟会在剑阁城下束手无策,为了支援邓艾,于是派田章西进攻打江由。然后田章就轻易击败马邈设置的伏兵,直抵江由与邓艾汇合。然后魏军就使马邈投降而拿下江由,接着乘胜南下灭亡了蜀汉。

三.马邈投降争议

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三国志·邓艾传)

由于《三国志》中仅记载马邈投降,而未明确说明他是主动投降还是被迫投降,且江由对蜀汉的灭亡影响巨大,所以马邈如何投降就成了人们争议的焦点。船长认为《三国演义》说马邈完全是不战而降有失偏颇,但其献城投降应是事实。

马邈是什么人?蜀汉迅速覆灭他要承担什么责任? 第2张

首先邓艾大军是远道而来,没有携带攻城器械,所带粮草也十分有限。况且江油有高山与大河天险,易守难攻,如果马邈据城坚守,未必不能耗死邓艾,迫使其推军。那钟会也会因为无法拿下剑阁而退军,蜀汉就有可能不会那么快灭亡,继续与曹魏对峙。

又遣尚书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蜀记)

其次田章击破的三校伏兵就是马邈派出的,可见马邈确实做了抵抗,只不过他军事才能不强,所以轻易为田章击破。三校兵力约3000人,而蜀军总兵力只有十万多一点,仅为伐蜀魏军的一半多一点,还主要集中在姜维及刘禅手中,所以各地驻守兵力并不多。因此马邈所派三校伏兵应占江由守军的一大部分,被田章击破后并无多少兵力守城,那他主动献城投降也顺理成章。

最后邓艾所部有三万大军,除去一路上的损失及沿途留守的兵力,到江由时兵力应当仍在万人以上。田章所部兵力不详,不过钟会所部本就人数众多,派万人支援邓艾完全没有问题。因此魏军在攻打江由时的兵力应在两万以上,大约为此时马邈守军十倍左右。而马邈在军事才能方面远弱于久经沙场的名将邓艾,那他力战而不敌投降仍有一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