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宋越之间的熙宁战争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宋越之间的熙宁战争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来源:文史谷    阅读: 1.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宋越熙宁战争是指1075年(越南太宁四年,北宋熙宁八年)11月至1076年(越南太宁五年、北宋熙宁九年)12月之间,越南李朝对中国北宋广南西路的入侵和北宋对越南李朝的反击战争。接下来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越之间的熙宁战争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宋朝在神宗熙宁年间对越南李朝采强硬态度,先后起用的桂州长官沈起、刘彝二人,制作战船,收编当地部落民众为兵,授以战争技巧。岭南人徐百祥将消息泄露到越南,李朝君臣认为不如先出兵入侵宋朝。于是,李朝便于1075年(越南太宁四年,北宋熙宁八年)发动侵宋战争,由大将李常杰领兵,攻破中国钦州、廉州、邕州等地。在邕州一战中,知州苏缄奋力抵抗,城破后自焚而死。而李军则大行杀戮,在钦、廉、邕三州屠杀数十万人,并俘掳民众而回。宋方旋即作出反击。1076年(越南太宁五年、北宋熙宁九年)三月,宋朝命郭逵、赵卨等领兵,并与越南邻近的占城真腊等国联合出击。郭逵部队夺回广源州,又于富良江大败越军,击杀越将洪真太子。李仁宗对此深感不安,便向宋方要求停战,愿意归还所掳掠人众。

历史对这场防守反击战争还没有准确的叫法。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所著的《越南通史》中,称这场战争为11世纪末中越之战。也有单独称呼两场战役邕州之战、富良江之战的。相对于980年(越南太平十一年、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宋朝第一次出兵交趾,在越南此役被称为第二次抗宋战争。

宋越之间的熙宁战争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第2张

背景

越南独立

刘䶮统治南汉时期,南汉于930年(南汉大有三年)将越南(越南北部)收归为南汉领土。937年(南汉大有十年),南汉的交州发生兵变,越南本地贵族吴权叛乱占据交州自立为节度使。后来,刘䶮封儿子刘洪操为交王领兵攻打,结果刘洪操不敌阵亡。刘䶮认为“不祥”,便放弃了收复交州,吴权死后的“十二使君之乱”,被丁部领平定。丁部领是杨廷艺的牙将丁公著之子。杨廷艺任静海军节度使时,派丁公著任欢州(驩州)刺史。丁公著死后,由丁部领继袭。

“十二使君”割据纷争时,丁部领与其子丁琏带三万人马在欢州起兵,于963年(南汉大宝六年,北宋建隆四年)平定“十二使君”,自立为王,号“万胜王”。这时,北宋政权尚未灭南汉,丁部领以其子丁琏的名义向南汉政权求封,南汉授丁琏为静海军节度使。

968年(南汉大宝十一年,北宋乾德六年)丁部领自称“大胜明皇帝”,仿照中国盖宫殿,制朝仪,置百官,立社稷,建国立号,号称“大瞿越”。越南从此摆脱中国的封建统治,建立起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了越南历史上的开国朝代丁朝

宋越之间的熙宁战争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第3张

宋越关系

971年(越南太平二年,北宋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丁部领派遣使者带贡物上表请求北宋王朝册封,表示愿作宋朝藩属。此时北宋政权刚建立不久,宋太祖采取睦邻政策,接受了丁部领的请求,封丁部领为检校太尉、越南郡王。故宋朝的史书,一般称越南为越南。宋太祖还封丁琏为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976年(越南太平七年,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宋太宗即位,977年(越南太平八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丁朝派使者表示祝贺。不久,越南发生宫廷政变,起因是丁部领立小儿子项郎为太子,打算将皇位传给他。丁琏不服,处心积虑想取得王位,于979年(越南太平十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将项郎杀死,图谋篡位。没多久,丁琏及其父丁部领都被丁朝的宫廷侍卫杜释杀死。这时,掌握了兵权的“十道将军”黎桓以及大臣阮韧等,拥立丁部领的另一小儿子丁璇继位。

黎桓是一个大野心家。他利用权势,“挟天子以令诸侯”,使丁漩及其母、太后杨氏都成为傀儡。黎桓为了篡位,将丁漩及太后逐出皇宫,加以软禁。消息传到北宋,宋太宗大怒,于980年(越南太平十一年,北宋太平兴国五年)派孙全兴率陆路兵马,刘澄率水路兵马,以太常博士侯仁宝为交州路转运使,统领水陆大军,进攻越南,打算惩罚黎桓。黎桓乘机通过大将范巨备向太后杨氏提出:宋军入侵,丁璇年幼,不如先立黎桓为天子,然后出师抗宋。丁漩及太后无可奈何。于是,黎桓黄袍加身,篡夺了丁朝政权,当上了皇帝。随后,黎桓发兵迎战宋军。宋军先在白藤江之战大败越军。后来,黎桓使用诈降术,诱宋军深入。加上刘澄的水路军行动迟缓,在越军集中力量反击之下,宋军大败。侯仁宝战死,孙全兴、刘橙只得带兵撤退。

宋越之间的熙宁战争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第4张

越南内乱

1006年(越南应天十三年,北宋景德三年),黎桓死,诸子勾心斗角,争夺王位。最后第三子黎龙钺继位。黎龙钺继位才三天,就被其弟黎龙铤杀害。黎龙铤自立,而其兄黎明护又起兵攻黎龙铤,越南国内一片混乱。

这时,越南北部边境地区酋长黄庆集带领一千多人投奔北宋,建议北宋乘乱出兵越南,并表示愿为前锋。广州知州凌震亦认为机不可失,要求宋朝发兵征伐。宋真宗却认为,伐人之丧,不是王者所为,于是没有出兵。命有关方面妥善安置黄庆集等,按人口发给食物。然后派邵晔为安抚使,出使越南,晓以恩倍。黎明护害怕北宋讨伐,只得改弦更张,让黎龙挺即位。黎龙挺于是自称静海军节度使、开明王。当时,宋朝的一些官吏仍想出兵越南,有人甚至画好了中越边境的山川形势图献给宋真宗。而宋真宗坚持睦邻外交,认为“祖宗辟土广大,惟当慎守,不必贪无用之地,劳苦兵力。”反映了当时宋真宗对外政策中保守的一面。

1009年(越南景瑞二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农历十一月,前黎朝的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即李太祖)夺取帝位,次年改元顺天,定都昇龙(今越南河内)。李朝对中国宋朝边境的侵扰,始于李太祖时期。1014年(越南顺天五年,北宋大中祥符七年),越南的“獠户”张㜑看因被李朝治罪,逃到中国钦州。李朝便以追捕逃犯为由,寇掠钦州的如洪寨。宋真宗命广南西路转运使向李朝追讨责任。1028年(越南顺天十九年,北宋天圣六年),李太祖“令子弟与女婿申承贵等,领众入本道,剽掠边民”,宋廷亦依旧命广南西路转运使向李朝追讨。其后李朝对侵扰有增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