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尊王攘夷日本佐幕派 尊王攘夷的历史故事简介

尊王攘夷日本佐幕派 尊王攘夷的历史故事简介

来源:文史谷    阅读: 1.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简介

尊王攘夷一词源自春秋时代,“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该书是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三部专著之一。其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后来演化为具备复杂含义的政治术语,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词语解释

名称:尊王攘夷

释义:“尊王攘夷”,尊:尊崇。攘,排斥、抵御。这则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

主要案例

中国

背景

周朝,自平王东迁以后,周天子权威大大减弱,诸侯国内的篡权政变和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与此同时边境族群趁机入侵,华夏文明面临空前的危机。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尊崇周天子,并数次发动帮助诸侯国攘斥夷狄战争而大获赞赏,其事迹被后世称为尊王攘夷。

尊王

尊王攘夷日本佐幕派 尊王攘夷的历史故事简介

  管仲

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次年管仲,齐桓公因郑文公首止逃会,率联军讨伐郑国。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同年秋,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

鲁僖公四年(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进入楚国,质问楚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导致祭祀大典无法及时进行,使得楚国承认自己的错误。鲁僖公九年(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路诸侯召开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周襄王派宰孔参加,并赐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给齐桓公。

攘夷

公元前663年(桓公二十三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桓公救燕。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刑国,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齐桓公采纳管仲“请救邢”的建议,打退了毁邢都城的狄兵,并在夷仪为邢国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桓公率诸侯国替卫国在楚丘另建新都。经过多年努力,齐桓公对楚国一再北侵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评价

尊王攘夷在中国历史上多为正面评价。如孔子称赞管子尊王攘夷的功绩:“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朱熹亦称其“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顾炎武更称其“春秋之义,尊天王攘夷狄,诛乱臣贼子,皆性也,皆天道也。"

另一方面,一些诸侯以尊王的名义互相讨伐争战,称霸称雄,东周历史上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属“尊王”或者假借“尊王”名义扩张自己利益的的行为,但并非攘夷,而是华夏诸侯国之间的内战,诸侯争霸的行为,正是孟子所说的“春秋无义战”。

朝鲜

在清兵入关时,朝鲜士人也有“尊王攘夷”的说法,所谓“王”,指的是曾在日本丰臣秀吉攻打朝鲜时,帮助抵御日本的中国明朝皇帝,“夷”即是“东夷”:清朝满族。

日本

尊王攘夷是幕末时期的反幕政治运动。“尊王论”和“攘夷论”本来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源于儒学的“名分论”。但是,幕末幕藩体制矛盾的激化和因外国压迫而引起的对外危机,使两者结合起来,成为幕末政治运动的一大潮流。1853年(嘉永6年)佩里来日后面临现实的外压,尽朝廷表示要进行攘夷,但大老井伊直弼不待天皇同意就于1858年(安政5年)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因此,反对派联合起来,把尊王和攘夷结合在一起,以“尊王攘夷”作为反幕的口号。这个运动以下级武士和浪人为首,包括豪农豪商,以及僧侣、神官、国学家等,京都是这个运动的据点。文久年间(1861-1863年)进入最高潮,长州藩是运动的中心。1863年(文久3年)5月10日长州藩炮击外国船舰、“天诛组”举兵、平野国臣等的生野之变,以及翌年的水户藩天狗党之乱、禁门之变等,这些都是激进派发动的政治事件。但这期间策划“公武合体”的运动也展开起来,文久3年8月18日萨摩藩、会津藩等发动政变,尊攘派被逐出京都。萨英战争和四国舰队炮击下关事件。使尊攘派认识到攘夷是不可能的。尊攘运动的“名分论”观念也逐渐克服。庆应年间(1865-1867年),从尊攘派转化来的讨幕派主张开国政策,讨幕运动具体贯彻于各种现实政策之中并获得发展。

幕府向美国的让步,表现其务实的政治态度,但是封建藩主和武士、家臣们却未必同意,他们认为这是屈辱投降。于是,日本人的爱国主义从攘夷开始,最终导致了尊王攘夷运动。

实际上在江户幕府的初期就有“尊王”的理论,一些学者根据儒家的学说,提出“尊王敬幕”。由于安政大狱,使旧尊王论转变为希望实现以天皇为中心的统一国家的新尊王论。在朝廷和幕府发生激烈对立之前,尊王论者并不主张反幕。可是,幕府不顾天皇反对,擅自与外国签订条约,一些长期不满幕府专权的大名和武士利用此机会,以尊王为口号,企图参与幕政。后来当幕府政治陷入危机,而且出现了西方侵略,于是尊王论和排外论结合起来,形成“尊王攘夷”的思潮。同时由于多数下层武士经济处境的恶化,使得他们把对幕府的不满转化为激烈的“尊王攘夷”行动。

武士阶级是日本封建社会所独有的特色,江户时代的武士不单纯是战士和军官,而且兼有行政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性质。日本的封建制度是以门阀、世袭制为基础的,幕藩体制就是其严格的形态,下层武士对幕藩体制早已心怀不满,他们希望打破门阀、世袭的藩篱,使自己也能跻身权力的中心。特别是在幕府末期的幕政改革中,下级武士开始进入藩国的统治机构,这种倾向就更加强烈起来。但是,下级武士虽然“下级”但毕竟是“武士”,也是统治阶级的一员,所以又有维持封建统治的一面。简而言之,对旧有体制的维护和重建的改良主义成为下级武士的基本诉求。“尊王攘夷”就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

在这种形势下,孝明天皇走出历代天皇无所作为的阴影,重返政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