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宗教改革历史 宗教改革历史百科

宗教改革历史 宗教改革历史百科

来源:文史谷    阅读: 7.3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宗教改革 外文名Reformation,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标志《九十五条论纲》,其中代表人物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约翰·卫斯理。

改革简介

宗教改革(英语:Reformation),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狭义上指新教宗教改革运动(Protestant Reformation),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西欧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

社会背景

文化背景

政治上,欧洲民族主义观念勃然兴起,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

经济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成长起来,要求打破天主教神学的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文化上,文艺复兴倡导个人自由、平等、欲望、人性至上,提倡竞争进取和科学求知,为人们挑战天主教会提供了理论和思想依据。

宗教上,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土地上势力极大,不仅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

社会上,当时整个欧洲黑死病蔓延。

社会根源

14至16世纪,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当时西欧所发生的社会变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

第二、政治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与分裂割据。英、法两国的封建君主在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政治集权的“新君主制”。他们加强政治集权,推行重商主义,奖励文化创造,有力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但在意大利、德意志还存在着分裂割据,迫切需要政治统一;

第三、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权制度,鼓吹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构成了对天主教神权的巨大冲击。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都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思想渊源

宗教改革固然是社会现实变革的产物,但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市民的宗教“异端”思想之中。

中世纪的城市在11、12世纪兴起后,为了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与控制,城市从经济、政治上支持王权,王权则赐给城市以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也逐渐兴起,对教会的大一统神权与正统神学的统治极其不满,于是酝酿出反教会的市民“异端”思想。市民的“异端”思想,有力地冲击了教会神权的合法权威,反映了市民阶级建立“民族教会”或“廉价教会”的愿望,为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遗产。(其中异端思想具体指教会首先提出的“双剑说”、“太阳月亮说”)。

宗教信仰是精神解脱和心理需求的产物,具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宗教只有理性,才能使宗教不断在常新和现代法制与科学相协调,双方界限分明,在尊重多元化存在的同时,使宗教不断朝着开明、文明的方向变化,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改革过程

改革的发起者

简单的说,基督教教会历史上重要的改革,都是宗教教义的改革,而非宗教制度的改革。更严谨的说,即便是宗教制度改革,也是奠基于教义改革基础上的制度改革。

基督教教会自使徒时代末期就逐渐堕落俗化,后来也出现过护教人士,如犹大,还有“独一神观”者,在公元3世纪-4世纪对“三位一体观”的对抗,这些改革最后虽然都失败了,但他们保存《圣经》真理的精神依然存在。

如马昂留斯与央登·约翰等人合著的《和平的保卫者》一书,主张恢复平民信徒参与教会事工;孟他努倡导圣灵与灵恩,勉励信徒远离奢靡生活,其本身言论虽偏激,但异端影响极大。

聚集力量

公元7-8世纪,又有忠于《圣经》的教士反对教会如同异教的跪拜神像及抬举玛利亚为圣母的谬误。

九世纪中叶,为证明当时教皇所宣布的主权。早在数世纪前就实行的文献“伪伊西多尔教令集”(Isidorian Decretals)出现时,许多有良知的主教群起反对这个骗局,但终被压制。

12世纪,又有法国瓦勒度派(Waldensians)主张,教会应恢复以《圣经》为唯一真理,反对炼狱邪说,强调平信徒可上台讲道,教士的言论并非完全无误等,声势相当浩大。虽遭教皇视为异端,予以除名,但他们仍然存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成为十二世纪以前改革教会的硕果。

威克里夫

1376年,英国的勒得倭得教区长兼英王皇家神学顾问约翰·威克里夫(John Wycliff,1320-1384)眼见教皇生活奢靡,教会因争竞逐财而腐化,便在牛津公开指责教会的主决者。

世俗事务由神派政府管理,教皇不应干涉。他获得英国朝野的拥护,未被教皇捉办,继续推动改革,1377年又宣称《圣经》是信仰唯一根据,教会唯一律法。接着,他将《圣经》译成白话英文(1384年完成,1388年修订),结果销路意外广大。他又主张“平民主权”即教会应以平民信徒为中心,而非教皇;但可有一人遵照圣经总揽相关事务,否则便是敌基督者。并要二人一组出外传道,但非终身职。英国黑死病流行时,他被保守派归咎拿办。他的追随者被称为罗拉德派(Lollards),后受英王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摧毁殆尽,幸因理查二世娶波希米亚公主而传入波希米亚。

约翰·胡斯(John Huss,1369-1415年)是波希米亚布拉格大学教区长,因阅读威克里夫的著作后深受感动,也开始作类似的言论,起初大受波希米亚朝野赞赏,后因严词指责出售赎罪券是违反圣经的可憎行为,在1409年比萨会议被教皇定罪,1414年赴君士坦丁堡会议后被拘留,次年七月六日被处以火刑,引起波希米亚反教皇的革命战争,迄今改革火苗仍未熄灭。

荷兰革命

宗教改革历史 宗教改革历史百科

  约翰胡斯

尼德兰宗教改革不同于欧洲的其他改革,它的宗教改革更具有民族性和革命性。原因是尼德兰政治上受到西班牙的控制,经济上出现了较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尼德兰宗教改革是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上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1566),尼德兰独立后建立了荷兰共和国,在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改革内容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面对这种情况,天主教会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严厉抨击教会内部的腐败,称各种邪恶和弊端就像从特洛伊木马中涌出的士兵一样从教会中涌出,他们纷纷倡议实行改革。就在欧洲各国宗教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的同时,天主教会内部也开始了改革。

一,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规、教义。教会清除了一批无知、腐败、贪婪的神职人员,规定教士必须穿僧衣,执行教士独身制;在每个教区设立学校,提高神职人员的知识水平。教会在肯定赎罪券功效的同时,禁止非宗教目的的出售行为,并取消了销售机构。

二,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宗教改革中后期,异端裁判所的活动更为猖獗,大批“异端分子”被捕入狱,甚至被处死;同时,天主教会加强了思想控制,不断颁布违禁书目,查封宣传新思想的书籍,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赫然出现在第一批被禁书目中。

三,网罗各种狂热的信徒,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千方百计的破坏宗教改革,提升教皇声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团体就是耶稣会。通过内部改革,罗马天主教会暂时摆脱了困境。

改革影响

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如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的共和国性质的神权国家。

经济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上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改革的主要对象是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

其作用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评价

概况

时间:16世纪

地点:从德意志国家发展到整个欧洲

领域:宗教和政治

形式: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运动

主体:资产阶级和接受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基督教徒,封建主(国王)和农民群众

原因

①教会腐败

②资产阶级的兴起

③教权与王权斗争

④平民怨恨

⑤印刷术推广

⑥“新君主”的兴起、君主专制的加强以及封建制度的衰落

⑦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独立民族国家的形成

影响

①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和土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实质

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权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实行了世界性政教分离原则,科学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体系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