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在古代日常生活中,文人墨客是如何对竹子挥毫吟咏的?

在古代日常生活中,文人墨客是如何对竹子挥毫吟咏的?

来源:文史谷    阅读: 1.2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就因其四季青翠、傲雪凌霜的习性倍受文人喜爱,因而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古代日常生活中,文人墨客是如何对竹子挥毫吟咏的?

竹子又被称为冬生草,因为古人认为竹子是草的一种,并且凌冬而不凋。《国风·卫风·淇奥》有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对竹子的相关记载了,而且古代还有着“怒写竹,喜画兰”的说法,因此历朝历代关于竹子的诗文在经过传承以后,可谓是难以尽数。

在古代日常生活中,文人墨客是如何对竹子挥毫吟咏的?

那么在古代日常生活中,文人墨客是如何对竹子挥毫吟咏的呢?如同陶渊明爱菊一样,苏轼也同样爱竹,而且写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甚至还创造出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不仅如此,宋代著名学者王禹偁就曾自造竹楼,并写下《竹楼记》:“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所助也。”

而除了苏轼这位对竹子极为痴迷之外的文人之外,清代画家郑板桥几乎有三分之二的人生都在画竹子。他曾写有诗句“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而且在晚年回到扬州之后,还将家搬至城北的竹林寺,过上了与竹为伴的生活。

在古代日常生活中,文人墨客是如何对竹子挥毫吟咏的? 第2张

此外,根据史籍记载,中唐时期,竹子就已经成为了绘画的主要题材之一,为此中国绘画史上还诞生出了一大批诸如北宋文同,元代柯九思、高克恭、倪瓒,明代王绂、夏昶、徐谓,清代石涛等画竹大家。

最后照例再给大家附上一首关于竹子的诗词,唐·杜牧《题刘秀才新竹》: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