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为什么要瞒着李旦?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为什么要瞒着李旦?

来源:文史谷    阅读: 1.4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唐隆元年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在共同发起了一场宫廷政变,史称唐隆政变。这是大唐史上规模最大的宫廷政变,参与其中的人员与军队远超之前的玄武门之变与神龙政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当时负责皇宫安全的是飞骑与万骑两支精锐,合称为北衙禁军,约计三万人,全都被李隆基动员了起来。还有韦后临时调入长安的五万府兵,也参与其中。

政变过程中,为诛除韦后的众多党羽,军队在长安城内大开杀戒。参与的军队与死亡人员,远超之前的玄武门之变与神龙政变。

当时,中宗驾崩,韦后专权,她想沿着武则天的足迹一步步荣登九五,成为第二个女皇。这样的行为,激起了李唐宗室与一批忠于李唐大臣的一致反对。于是,爆发了针对于韦后及其党羽政变。

政变的成功,有赖于太平公主在幕后的精心策划;有赖于李隆基充分的前期准备与卓越的领导才能。政变中,李隆基打着“诛杀韦后,拥立相王”的口号。政变成功后,在太平公主的主持下,少帝李重茂退位,相王李旦登基为帝,实现了政变的目的。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为什么要瞒着李旦?

然而,据史书记载,政变成功后,相王李旦实在不愿意当这个皇帝。因为他事先对政变毫不知情,成功后却冒出来当皇帝,感觉自己处境很尴尬。唐隆政变事这么大,李旦竟一无所知?

是的。李隆基故意瞒着他的父亲,而太平公主不想让他的哥哥知道。二人各有各的小算盘。有三方面可以说明:

其一,从客观方面来说,相王李旦是当时李唐宗室的旗帜。在中宗驾崩的关键时刻,李旦绝对是韦后关照的重点对象,身边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不具备搞政变的条件。

其二,政变前,李隆基与一众心腹商议大事,大家都劝说李隆基应该给父亲李旦汇报一下。而李隆基却说:“我们都是为了大唐社稷,成功后功劳是相王的,一旦失败绝不连累相王,没必要禀告他,让他担惊受怕。”

政变快结束时,刘幽求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建议:应该请相王出面,杀向太极殿,直接登基为帝。

趁兵乱上台,可以避免相王李旦与少帝李重茂日后对峙的尴尬。这个建议很好,却被李隆基拒绝了。他认为应该先铲除所有余党,再请相王出面。直到政变完成后,他才叩见相王,请他主持大局。自始至终,李隆基都故意瞒着父亲。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为什么要瞒着李旦? 第2张

李隆基为何要这样做呢?他真是出于担心父亲的安危吗?

这完全是李隆基的鬼话。封建时代,哪有儿子政变,父亲不被牵连的道理!他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自己想当皇帝。

李隆基虽然野心勃勃,能力出众,但身份却将他限制死了。非嫡非长,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人称“三郎”。他的身份,如果在太平年代,只能做个安乐王爷,基本与政治无缘。

此时,李旦只有五十岁,年富力强;嫡长子宋王李成器,为人正派,影响力很大。如果李隆基事先向父亲汇报,就算他出再大的力,也只是父亲与大哥的打工仔,政变的胜利果实,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三郎李隆基的头上。

而瞒着父亲,政变胜利完全是他的功劳,可以赚来了巨大的政治资本,为争夺皇位争取到主动地位。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为什么要瞒着李旦? 第3张

其三,太平公主为何也瞒着四哥李旦呢?

太平公主遗传了母亲武则天的优点,对当时的政治形势洞若观火。她与侄子李隆基可谓一拍即合。

因为,三郎李隆基只是个普通王爷,初出茅庐,而太平公主却是政坛大姐大。与三郎合作,自己是主导,事成之后无论是李旦,还是三郎必将对自己感恩戴德。自己便可呼风唤雨,比在中宗一朝的地位可要高得多,说不定还能实现女皇的梦想。

如果与四哥李旦合作,太平公主的分量就轻太多了,只是个打工妹,与在前朝的地位没有实质的改变。

反观之后,当太平公主将侄子李重茂像提溜一只小鸡一样,从皇位上拉下来,拥四哥李旦坐上去,可谓风光尽显。所以,太平公主也不想让四哥知道。

就这样,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姑侄二人,怀揣着不同的目的,共同发动了政变。李旦这个主角,却被蒙在了鼓里,糊里糊涂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