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夷陵之战对蜀国的打击有多大?为何从此一蹶不振?

夷陵之战对蜀国的打击有多大?为何从此一蹶不振?

来源:文史谷    阅读: 1.5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除了里面的人物外,三国里也有震惊中外的世界名战,官服,赤壁,夷陵之战号称三国顶级的三大战斗,同时也是改变整个三国局势的战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不过今天所说的夷陵之战却是一个让人议论纷纷的战斗。夷陵之战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并称为“三国三大战役”,对三国的走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此战源于公元220年关羽大意失荆州,兵败身死,刘备一怒之下举兵讨伐东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遭遇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亦兵败身死白帝城。这一战刘备可以说一意孤行,也直接改变了蜀汉的命运。

夷陵之战对蜀国的打击有多大?为何从此一蹶不振?

关羽之死与荆州官员的倒戈,使得刘备既丧失了一位方面大员,又丧失了一大批军政人才。如若不予以强硬还击并取得胜利,那么不仅会引发元从队伍的不满,还容易引发巴蜀土著豪族的趁机反抗。换言之,面对一场“亲者痛、仇者快”的危机,刘备必须做足准备,予以强硬还击,方能稳定得势最晚的己方人心与新近归附的巴蜀汉中民心。再考虑到刘备的年龄,已是六十岁的暮年,死之将近,哪里还有什么从容整顿、潜心谋略的时间?

稍加整顿便一心东进,因为这已是暮年刘备最后的机会,只能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孤注一掷,方能赌回建安二十四年初的优势,为刘禅搏一个更好的局面。何况,在战前,刘备并非没有胜算,若不是遇上了巅峰时期的陆逊,胜负未可知。

这也是三国最后的一场大战,也是这场战斗彻底定格了三国的最后局势,虽然战斗以刘备的失败而结尾,但是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重重一笔。而更多人之所以对这场战斗感兴趣无非是好奇为什么往日不可一世的蜀国,为何在这场战斗之后一蹶不振,从此走向没落呢?

这里需要说的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我们所说的是历史。好比如说黄忠在小说中是战死在夷陵之战中的,而正史中的黄忠是寿终正寝,正儿八经的是老死的。演义毕竟是小说怎么能等同于历史,其实刘备手下的大将有张南和冯习,他们才是刘备心腹。在刘备集团中这两人担任刘备先锋,在多次战役中都有重大功劳。不过在夷陵之战中两人都死于非命,张南被周泰所杀,而冯习也因为突围而死,失去这两位大将的刘备自然可以说一落千丈。

三国中很多人只知道诸葛亮是刘备军团中的第一大军师,确实诸葛亮的才能无论是在演义中还是正史中都有着较高的地位。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刘备身边还有一个重要的谋士,这个人不亚于诸葛亮。白眉谋士马良在政治上的作为甚至超越了诸葛亮。马良身为五马之首,其才华让很多人惊叹。马良的口才也可相比诸葛亮的三寸不烂之舌,在夷陵之战渐入尾声,蜀军大败之时马良却成功说服了少数民族蛮族沙摩柯领兵相助,虽然没能挽留结果,但是这里并不能否认马良的军事政治才能。

而马良在跟随大部队撤退到荆襄这这次地区的时候,被孙权的部队偷袭,导致壮烈牺牲,马良的死无异于是又斩断了蜀国的一条胳膊。而更糟糕的是这次吴国的偷袭甚至也涉及到了蛮族将领沙摩柯,由于突围不成功,沙摩柯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而沙摩柯是刘备的一大助力,没了沙摩柯刘备又失去了一条胳膊。

夷陵之战对蜀国的打击有多大?为何从此一蹶不振? 第2张

在这场战斗中刘备的损失可以说把整个国家都输了进去,随军参谋程畿,别驾从事李朝、将军博彤等等一系列开功臣都在这场战斗中牺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蜀国后期无人可用的领地,也有一句成语叫做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样一句话。虽然这句话有点贬低廖化,但是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蜀国当时的局势。

据史料统计,从樊襄之战到夷陵之战的这三年时间,刘备败亡和投降的部队多达十多万人。而巴蜀之地当时的总人口也才一百来万人。更糟糕的不是士卒的损失,是战将谋臣的失去,在那三年时间,关羽关平在麦城被东吴所杀,糜芳和傅士仁投降了东吴,黄忠和马超病死,张飞也因醉酒鞭打军士而被部下所杀,法正也因病去世,孟达和黄权等人也投降了曹魏。原本可以与曹魏相争天下的刘备在短短三年时间损兵折将无数,这让他心中的天下霸业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最终刘备病死白帝城。

纵观三国历史上的三场大战,官渡之战成全了曹操,赤壁之战成全了孙权,而唯一的夷陵之战却没能成全刘备。刘备一生在夹缝中生存,好不容易东躲西藏壮大自己的势力,却在唯一一场自己主导的战场中失去了所有。夷陵之战之后蜀国大势已去,随着人才的凋零,蜀国内部矛盾也日益严重而无人解决,在内忧外患中迎来了魏国的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