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土木堡之变之后,瓦剌军为何会迅速四分五裂?

土木堡之变之后,瓦剌军为何会迅速四分五裂?

来源:文史谷    阅读: 2.7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家好,说起土木堡之变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土木堡之变被后世认为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节点,其实这个评价并不为过,因为在土木堡事变之前,明朝与漠北蒙古的斗争中是处于优势地位的,而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对于蒙古的政策就开始全面收缩,进入防御时期。

不过土木堡之变并没有使明朝崩溃,反而是瓦剌在土取得木堡之变的胜利后走向了分裂,不过瓦剌的分裂完全是由自己引起了。

瓦剌自称厄鲁特,其在鼎盛时期曾统治了几乎整个蒙古高原,但在明代瓦剌算不上是蒙古,起码东边的鞑靼不把瓦剌当作蒙古人。

瓦剌自称是卫拉特,起源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也就是今天的蒙古国与俄罗斯交界的区域,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时将他们称之为“林木中人”,成吉思汗以及日后的蒙古大汗通过联姻来笼络他们。

到元末明初时,瓦剌趁元朝衰弱开始南下,逐渐占领了漠西蒙古地区,与东面的北元展开了争霸战争。

土木堡之变之后,瓦剌军为何会迅速四分五裂?

通过瓦剌的兴起和崛起可以看出,他们和东部蒙古人并不同源,蒙古人原先将瓦剌看做自己北方的守门人,结果随着瓦剌的强大,原先的奴隶要翻身做主了,北元政府部自然是不愿意了。但是当时北元不仅要面对瓦剌的扩张,还要提防明军的北伐,可谓是两面受敌。

1402年鬼力赤杀北元皇帝坤帖木儿,篡夺了汗位,《明史》记载鬼力赤在篡位之后废除大元国号,改号“鞑靼”,但很快鬼力赤被权臣阿鲁台所杀,坤帖木儿之弟本雅失里继大汗位。

1410年明成祖亲自北伐,击溃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军队,本雅失里被击败后投奔瓦剌被杀,阿鲁台臣服大明被封为和宁王。

鞑靼被明军打残之后,瓦剌趁机东侵占领了原属于鞑靼领地,明朝与瓦剌的矛盾日益尖锐。。1414年,明成祖朱棣再度亲征漠北,在今天的乌兰巴托东部击败瓦剌联军,瓦剌被迫向明朝称臣,其三个主要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受明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

在明朝和瓦剌和解之后,顺宁王马哈木继续与鞑靼阿鲁台展开争霸战争,但不行战死。在马哈木死后两年,其子脱欢为了争取明朝的支持,上表请求承袭顺宁王爵位,明政府则准其袭爵。

在明朝中前期,明朝对于瓦剌和鞑靼的态度是坐山观虎斗,鞑靼强大了明朝就支持瓦剌,瓦剌强大了明朝就支持鞑靼。但是明朝政府显然轻视了脱欢,脱欢继位后不仅整合了瓦剌诸部,还击败了鞑靼,称霸整个蒙古高原。

以脱欢当时的实力,他完全可以自称蒙古大汗,但是在那个年代蒙古人奉行非黄金家族不得称汗的准则,脱欢也不敢打破这个底线,最终还是没敢称汗。1439年脱欢去世,其子也先继位。

也先继位之初自称太师淮王,他上台后继续四处扩张,向西灭掉哈密,向东攻破1449年,迫使东北女真部臣服,势力一度到达朝鲜北部,瓦剌进入极盛时期。

土木堡之变之后,瓦剌军为何会迅速四分五裂? 第2张

面对瓦剌的扩张,明朝九边纷纷上奏请求加紧防卫,但明英宗未能予以重。1449年也先以赏赐被削减为由分兵多路攻打明朝,而明英宗则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瓦剌,结果明军在土木堡惨败给了瓦剌,英宗皇帝被俘,也先则挟持明英宗一路攻至北京城下。若不是兵部尚书于谦站出来力挽狂澜,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明朝就真的悬了。

北京保卫战之后也先放回了明英宗,明朝和瓦剌讲和。此后明朝对瓦剌处于守势,瓦剌在大漠之中一时难逢敌手。

在控制了整个蒙古高原之后,也先又动起了称汗的念头。此时也先在蒙古的地位更加类似于汉末的曹操,他自封太师淮王,但头顶上还有一个蒙古大汗脱脱不花。

脱脱不花是蒙古第二十六代大汗,虽然贵为黄金家族后裔,但脱脱不花实力不敌也先,如同汉献帝一样。不过脱脱不花还是要比汉献帝强一点,在与也先的对抗中,脱脱不花带着自己部众跟也先干了几仗,但没打过也先,最后跑到今天的唐努乌梁海并死在了那里。

在听闻脱脱不花已死的消息后,也先悍然称汗,自称“天圣大可汗”,建号“添元”,以次子阿失帖木儿为太师。 也先立次子的行为引发了长子和其他一些部众的不满,为日后瓦剌的分裂埋下祸根。

土木堡之变之后,瓦剌军为何会迅速四分五裂? 第3张

也先称汗之后,其部下阿剌知院请求也先封其为太师,但是遭到也先拒绝,阿剌知院于是怀恨在心。而面对阿剌知院的威胁,也先则毒杀了他的两个儿子,于是阿剌知院起兵攻打也先,将也先杀死。

也先死后瓦剌开始崩溃,也先的两个儿子也瓜分也先的部众,长子博罗纳哈勒统领的杜尔伯特部和次子阿失帖木儿统领的准噶尔部,这俩兄弟退守漠西蒙古,而漠北和漠南蒙古则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直到被后来的清帝国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