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 孙辅既是东吴猛将也是宗亲,他为什么要与曹操勾结?

孙辅既是东吴猛将也是宗亲,他为什么要与曹操勾结?

来源:文史谷    阅读: 1.4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孙辅,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寄沈仲居进三国志(刘过)

十年铅椠鬓丝秋,独抱成书四海游。

三国诸人应梦里,一番公案又从头。

一般认为在创业初期,孙氏宗亲的联系并不牢固。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后,就发生孙暠率军夺权的事情;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的时候,曹操攻取荆州威胁江东,又有孙贲打算向曹操献质纳降的想法,后来被朱治劝止;另外还有孙辅。史料记载孙辅曾经与曹操暗通款曲,结果被孙权发现,幽囚至死。在陈琳的《檄吴将校部曲文》(不过该檄文有争议)中有这样一句话:“孙辅,兄也,而权杀之”,说的就是这件事情。那么孙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拥有哪些事迹呢?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孙贲、孙辅兄弟

孙贲、孙辅包括上面说到的孙暠,虽然是孙氏宗亲,但都不是出自孙坚这一脉。或者这对于他们对孙策、孙权的忠诚度有很大的影响。孙暠是孙坚的弟弟孙静的儿子;孙贲、孙辅都是孙坚的哥哥孙羌的儿子。孙贲为兄,孙辅为弟。两个人从小失去亲人,孙辅由孙贲带大。大概在中平六年或者初平元年(即公元189年到190年),孙坚在长沙起兵,北上讨伐董卓。这个时候孙贲也跟随孙坚,孙坚战死后跟随袁术,孙策趁袁术僭号脱离袁术后跟随孙策,就这样加入了江东集团。

孙辅既是东吴猛将也是宗亲,他为什么要与曹操勾结?

后来孙策占据豫章郡,令孙贲为豫章太守。豫章郡是一个大郡,孙策又从豫章分出庐陵郡,让孙贲的弟弟孙辅作为庐陵太守。这相当于把孙策所占扬州的西南部的很大一块地区交给了孙贲和孙辅(不过在建安四年又分海昬、建昌等六县划为建昌郡,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来应对来自长沙郡的刘表从子刘磐的侵袭,想必也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孙贲、孙辅兄弟的权力)。孙贲、孙辅兄弟所在偏离江东集团的政治军事中心,这可能也是他们背叛或者打算背叛孙权的原因之一。

孙贲并不是本文的重心,下面简单来说一说孙辅。孙辅应该是在孙策刚刚渡江的时候就跟随孙策,当时的职位是扬武校尉,参与进攻丹阳郡、吴郡、会稽郡三郡。孙策击败东汉所置扬州刺史刘繇,刘繇与太史慈转移到豫章,太史慈在途中占据丹阳西部,孙策亲自进攻太史慈,令孙辅屯兵在历阳防备袁术渡江;袁术怨恨孙策背叛自己,煽动丹阳陵阳的山越首领祖郎对抗孙策。孙辅又跟随孙策一起击败、擒获祖郎;袁术病死后,他的余党大部分归属于庐江太守刘勋,让刘勋一度成为江淮地区一支很强大的力量。孙策用调虎离山的方式消灭刘勋,攻取庐江,进军江北。这个过程中孙辅也有所参与,《三国志》中评价:“身先士卒,有功。”之后孙辅才成为庐陵太守,他又与孙贲以及周瑜消灭“庐陵太守”僮芝(自领),这才得以到任。

孙辅假节领交州刺史

在《三国志·吴书·孙辅传》中记载孙辅的最后履历是交州刺史,并且假节。假节这个权力当然是由皇帝,也就是当时的汉献帝刘协来授予的。孙权在孙策死后改变江东集团的战略,与北方的曹操结好,一心对付山越和刘表,他是承认曹操所控制的汉室的统治的;退一步讲即便孙权与曹操交恶,他也不能跳出东汉的框架,不能以皇帝的身份让孙辅假节(从三国时期一些记载来看,刘备、孙权作为汉中王、吴王的时候,应该也可以授予部下假节的权力;在建安十六年步骘也获得假节的权力,这件事小编非常费解,或许是建安十六年曹操的精力放在关中地区,给步骘假节的权力可以暂时安抚孙权,另外也可以调拨一下步骘与孙权的关系)。那么孙辅假节领交州刺史的权力,很有可能是由曹操所掌控的汉室给予的。

汉末三国时期的交州刺史或者交州牧有:贾琮、李进、朱符、张津、赖恭、步骘、吕岱,这几个人在交州的时间肯定涵盖了孙辅。其中赖恭是刘表自己任命的,应当不受东汉朝廷的认可,后来赖恭被刘表所置的苍梧太守吴巨赶出交州;步骘成为交州刺史是在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进入到交州是在次年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步骘杀死吴巨,获得士燮等人的臣服,这应该是江东集团进入并且控制交州的开始。后来步骘从交州出来在荆州南部对抗刘备,吕岱进入交州,再后来的事情就不说了。从这些任交州长官来看,只有张津到步骘之间是有空缺的,如果曹操令孙辅领交州刺史的话,那么大概也是在这个时间段里。不过孙辅应该仅仅是有交州刺史的头衔,但没有到任。毕竟江东集团对交州的控制,是始于建安十六年步骘入交的。

孙辅既是东吴猛将也是宗亲,他为什么要与曹操勾结? 第2张

孙辅背叛孙权一事的猜测

根据《孙辅传》的记载,孙辅是先成为交州刺史,然后与曹操暗通款曲,最后被孙权幽囚至死。这段记载虽然没有确定的时间记载,但是还是可以结合其他史料对孙辅背叛孙权的时间进行一个大概的推测。按照上述的论述,孙辅领交州刺史应在张津之后,步骘之前。张津与曹操的关系非常好,他可以说是曹操为牵制刘表而拉拢的盟友,按《夏侯元让与石威则书》中的内容,曹操曾经许诺将零陵郡、桂阳郡划分给张津,这可能就是张津与刘表年年交战的原因。张津在任的时候,曹操显然是不可能以孙辅为交州刺史的,那样就会破坏与张津的联盟关系。而小编能够找到的关于张津的最晚记载是在建安八年(即公元203年),也就是说,孙辅成为交州刺史的时间至少要晚于建安八年,背叛孙权的时间还要更晚。

孙辅背叛孙权的动机,按《典略》中记载是:“恐权不能保守江东”,在“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已经失去了消灭孙权的最好机会,孙权和刘备反攻曹操,拿下南郡。从建安十三年到建安十五年,孙权并没有受到来自曹操的太大的军事压力,所以小编将孙辅背叛孙权的时间定在建安八年到建安十三年之间。在这个阶段中,孙权最大的危险当属“赤壁之战”,孙贲打算背叛孙权的时间也是在这个时候。但是孙辅背叛孙权的时候,孙权正在出行东冶,所以孙辅来派使者联系曹操,大概是让曹操抓住这个机会对江东做一些事情。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不可能有精力到东冶去,所以也排除了“赤壁之战”。

孙辅既是东吴猛将也是宗亲,他为什么要与曹操勾结? 第3张

那么孙辅背叛孙权的时间是什么呢?小编个人认为可能与孙翊被害有所联系。孙翊是孙权的弟弟,在建安八年成为丹阳太守,结果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被亲信妫览、戴员所杀。这件事发生的时候,孙权正出征在外,具体地点不清楚。妫览、戴员杀死孙翊后控制丹阳,打算迎接曹操所置的扬州刺史刘馥,但是最终失败。

孙翊被杀,妫览、戴员举丹阳投降的时间,刚好符合孙辅与曹操联系的可能的时间段,并且孙权都出行在外。这两者是否有联系呢?如果妫览、戴员与孙辅甚至孙贲达成协议,趁孙权出行东冶的时候一起背叛孙权投靠曹操,丹阳、豫章、庐陵失去控制,将孙权压缩到江东的东部,曹操就可以顺利进入江东消灭孙权。小编认为这可能是孙辅背叛孙权一事的全貌。当然史无明文,这也只是小编的猜测,具体情况还是靠读者自行理解了。孙辅被他派遣的使者告发给孙权,孙权压而不发,然后迅速处理掉孙辅。孙辅毕竟是孙氏宗亲,孙贲还在豫章太守的任上,于是孙权也只能幽禁孙辅,直到孙辅去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