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未解之谜 > 长平之战中赵国输的很冤枉吗 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长平之战中赵国输的很冤枉吗 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来源:文史谷    阅读: 2.8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赵国输的很冤枉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两军交战不杀俘虏,而有一场战争不仅俘虏被杀了,而且杀得还不只一点半点,是整整坑杀了几十万,而这场战争就是非常惨烈的长平之战。这是一场秦国和赵国之间争夺霸主地位的战争,最终赵国因为指挥不当等种种原因战败了,之后秦国为了防止赵国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将赵国的四十万军队全部坑杀,这也给秦朝的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在这之后其他六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跟秦国抗衡了。

长平之战中赵国输的很冤枉吗 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长平之战是赵国举全国之力来抵抗秦军的一场战争,那段时间之前各国都在积极地进行变法改革谋求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强大,而这件事情的主角秦国和赵国也不例外。只不过赵国的变法只是进行了军事上的改革,国民经济这一块还没变革完呢,所以论综合国力的话显然是进行完商鞅变法的秦国给为强大。所以如果打消耗战,首先坚持不下去的就是赵国,但是赵国的统治者和大臣们还以为自己非常的强大,觉得秦国出来这么长时间了肯定坚持不下去了,只是碍于面子问题死撑着罢了。然后想当然得派了使者去秦国求和了。而秦国就比较精明了,看着赵国派人来服软了,自己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秦国一边向其他五国放出消息赵国坚持不下去了,已经派使者求和了。这让的其他五国心生疑虑,不敢轻易的支援赵国,要不然自己的军队万一也搭在里面了,哭也没得哭去。

长平之战中赵国输的很冤枉吗 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第2张

然后秦国这边继续强攻赵国,丝毫不给赵国喘息的机会。从两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就能观察出来,两个国家忠心领导人能力的高低。得不到别的国家的支援,廉颇这个老将选择坚守城池不出击,这时候赵国里面很多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带上自己的家当跑路了。而反观秦国这边,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且秦国本来的国力就比赵国强,这样长期对峙下去,就算不被秦军打败,自己的军队也都饿死了。这个时候赵国横竖都没啥胜算,必须要谋求改变来搏得一线生机。

长平之战中赵国输的很冤枉吗 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第3张

而这个时候赵括正好和适宜的出现了,他和老将廉颇的主张不一样,他认为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正好应了当时赵国贵族们想要谋求改变的想法。于是赵国的统治者换下了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廉颇,将没上过战场但是饱读诗书的赵括换了上来。可是赵括毕竟没有打过什么正儿八经的仗,怎么可能斗得过秦国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于是很快就为他的冲动付出了代价,因为主动出兵和秦国决战导致战败,赵国所有军队被坑杀。

长平之战中赵国输的很冤枉吗 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第4张

其实这场战争一开始赵国就没什么胜算,那个时候秦国在所有数据上面都比赵国高出很多,并且两个国家的战争不止是军队之间的斗争,很多方面都要进行对比,在没有别人来支援的情况下,不管赵国叫谁来统军打仗都是要输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赵国是输在了临时换将,其实不是这样的。

长平之战中赵国输的很冤枉吗 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第5张

首先他们的国力对比已经很明显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现在是兵强马壮而且国家也非常的富裕。并且秦国军队比赵国足足多了二十万的军队,虽然是远距离作战,但是人家秦国粮食多啊,可以耗下去。而赵国这边就不一样了,虽然也经历了变法,但是只是政治上的,经济跟不上就算有军队也运转不起来。没有粮食就打不了仗。

长平之战中赵国输的很冤枉吗 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第6张

其次,赵国外交方面做得太烂了,本来可以联合一下其他国家帮助自己抵抗秦军,因为当时大部分国君都知道合纵这个道理,大家相互帮助牵制那个比较强大的国家,以免被灭掉。可是赵王却去求和了,这就导致其他国家不敢轻举妄动,才导致了赵国军队全军覆没。而且与统治者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时的赵王是刚登基不长时间的,虽然一腔热血但是不会谋定战略而秦国的统治者就不一样了,在位很长时间知道制定方略,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他就计划好怎么打了而赵国还是一头雾水。最后就是赵国内部也不和谐,大敌当前多诱人应该一致对外,但是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害国家的利益,朝中大家的关系也非常的微妙,动不动就勾心斗角,上下不一心,最后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只不过最后赵括背了这口大黑锅,所有的责任都被推到了他的头上。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