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世界史 > 瓦格拉姆战役的战况如何?战役结果是什么?

瓦格拉姆战役的战况如何?战役结果是什么?

来源:文史谷    阅读: 4.7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卡尔大公选中的战场是一片被称作马契费德的多瑙河畔冲击平原,位于上次战场阿斯佩恩-埃斯林一线的东北方。这块平原名副其实,大部分地势平坦无遮,仅零星长着一人高的玉米地。在平原的东北缘,一条被称作鲁斯巴赫的小河自西北流向东南,河流本身和河岸密布植被共同构成了一道“不大不小”的天堑。沿着河岸,分布着瓦格拉姆、包梅斯多夫等几个小村庄,它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奥军阵线上的重要支撑点。

奥地利人对于马契费德再熟悉不过了,许多部队几乎每年都会在这里进行操演。这一次,卡尔大公就把他的大军部署在平原周边,构成了一个总长近20公里的半圆形阵地。这些人马包括诺德曼的前哨近卫军、贝勒加德的第1军、霍亨索伦的第2军、科洛雷特的第3军、罗森贝里的第4军、克雷瑙的第6军以及利希腾斯坦的第1预备军。

瓦格拉姆战役的战况如何?战役结果是什么?

这个半圆阵地的右翼向南延展最远,一直伸展到阿斯佩恩附近,部署的兵力有三个军。左翼则是卡尔大公的主力所在,包括三个主力军(罗森贝里、霍亨索伦、贝勒加德)和绝大多数骑兵部队,这些部队由瓦格拉姆沿鲁斯巴赫河向东南延伸配置,而且采取了退过鲁斯巴赫河再布阵的稳妥战术。在两翼的结合部,有1个军占据着那里的高地,而卡尔大公的指挥部就在其后方不远处。

乍一看,这确实是一条精心构筑的防线:一旦法军渡河北上进攻,卡尔大公就可以“挥动”他的两翼向中心合围,一举将敌人围歼,一张“大网”就完成了。但它却有致命的缺点:“网壁”人数过少,未免单薄了些,为了将战线展开至“口袋”所需的足够长度,卡尔大公不得不把几个军分散开来,平均配置。如此一来,卡尔大公的手里也就没剩下什么预备队,恐怕很难应对紧急情况。

总体来说,卡尔大公这次集中了14.5万人和414门大炮,这两个数字较阿斯佩恩-埃斯林战役时期都有了显著增长,但是……他如果得知拿破仑此番的兵力规模,一定会后悔没有能多召集些人。  实际上,卡尔大公还是有兵力可以召集的—— 他的胞弟约翰大公爵正带着1.5万人在布拉迪斯拉发附近驻扎而无所事事,他后来也接到了哥哥的召集令,奈何他赶到战场至少需要三天时间;除了约翰大公,由海因里希指挥的第5军1万余人被留在战场以北很远的地方,任务仅仅是维持秩序,同时科洛雷特属下的一个旅也在外地执行着类似任务;此外,在加里西亚和波希米亚地区还有多支零散的奥军部队。总之,如果把所有这些潜在的奥军兵源加在一起,部队规模不下6万人,可惜这只是“如果”。

瓦格拉姆战役的战况如何?战役结果是什么? 第2张

疲惫的法军没能对败退之敌展开有效追击,甚至在匆匆赶到的约翰大公军面前一时惊慌失措。这本有可能成为拿破仑的一大遗憾,毕竟在阿斯佩恩-埃斯林战役最后,卡尔大公就因为没有穷追对手,埋下了瓦格拉姆战役失败的“种子”。不过法国人的遗憾被避免了—— 尽管保持着较完整的撤退队形,但奥地利求和了。取胜的拿破仑心情极佳,在火线上将率部突击的埃蒂安-雅克-约瑟夫-亚历山大·麦克唐纳晋升为元帅。随着奥地利和法国签订停战协议,第五次反法联盟宣告土崩瓦解,心情更佳的拿破仑又将乌迪诺和马尔蒙特双双晋升为元帅。

瓦格拉姆战役的战况如何?战役结果是什么? 第3张

事实上,从伤亡统计来看,瓦格拉姆战役算得上拿破仑一次惨胜:奥军共损失41000余人,其中23750人伤亡,其余都失踪或被俘;法军的损失数为37500人(包括近万人失踪或被俘)。这样看来,法军的总损失人数仅比对手略少一些,伤亡人数则比对手还要多。要知道,在伤亡名单中包括1866名军官,仅将军就超过30名!不过,这些数字对于高高在上的拿破仑来说,也许并无太大意义:他关注的是成功地在多瑙河畔转败为胜,取得了又一次决定性胜利;他的扈从们也群起而歌颂:“皇帝陛下的伟大功勋,绝不会因为法国军人的流血、流泪和极大痛苦而有丝毫影响……”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