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世界史 > 硫磺岛战役:太平洋上美军第一次损失超过日军

硫磺岛战役:太平洋上美军第一次损失超过日军

来源:文史谷    阅读: 2.9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硫磺岛,位于小笠原群岛南部,是该群岛的第二大岛,北距东京650海里,南距塞班岛630海里,东南距马里亚纳群岛290海里。岛长约8000米,宽约4000米,形状酷似火腿,面积约20平方公里,岛的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叫折钵山,海拔160米,终年喷发着雾气,硫磺味弥漫着全岛,故此得名为硫磺岛。折钵山以北有一片比较宽阔平整的高地,称为中部高地,再往北,地形逐渐起伏,并有数座山峰,被称为元山地区,岛上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虽然硫磺岛岛小人少,但正处在东京与塞班岛之间,因此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自从美军1944年7月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就开始在岛上建立航空基地,出动B-29重型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但马里亚纳群岛距日本本土将近1500海里,B-29进行如此长距离的空袭,受航程的限制,只能携带3吨炸弹,仅为B-29最大载弹量的30%。而且因为航程太远,战斗机无法进行全程护航,因此B-29只能在8000至9000米的高度实施面积轰炸,效果很不理想。

而硫磺岛正处在东京和马里亚纳群岛的中间,岛上的日军不仅可以向东京提供早期预警,而且可以起飞战斗机进行拦截,甚至还不断出动飞机攻击美军在塞班岛等地的机场,大大降低了美军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作用。如果美军占领硫磺岛,所有的不利都转化为有利,从硫磺岛起飞B-29轰炸机航程将减少一半,载弹量则可增加一倍;战斗机如从硫磺岛起飞,可以为B-29提供全程伴随护航;甚至连B-24这样的中型轰炸机也能从硫磺岛起飞空袭日本本土;更重要的是,硫磺岛还可作为B-29的备降机场,供受伤的B-29紧急降落或加油。因此,即使尼米兹明知道攻占硫磺岛会付出的极大代价,也依然表示硫磺岛势在必得!

早在1944年10月,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就将进攻硫磺岛的计划制订出来,参加作战的地面部队为第5两栖军,下辖海军陆战队第3、4、5师,共约6万人,由霍兰·史密斯中将指挥;登陆编队和支援编队,由凯利·特纳中将指挥;米切尔中将指挥的第58特混编队负责海空掩护;所有参战登陆舰艇约500艘,军舰约400艘,飞机约2000架,由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统一指挥。

硫磺岛战役:太平洋上美军第一次损失超过日军

而日本方面,自1944年7月马里亚纳群岛失守之后,便将原计划运往马里亚纳群岛的人员、装备和物资全都就近转运于硫磺岛,使得硫磺岛上的日军实力急剧膨胀,到1945年2月,日军在岛上有陆军1.5万人,海军7000人,并配备了大量岸炮、高射炮和飞机30余架,由陆军中将栗林忠道统一指挥。

我们不难看出,日军在硫磺岛上人数众多,但飞机的数量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在菲律宾战役结束后,日本海空军主力已经遭到毁灭性打击,除了自杀式攻击的“神风特攻队”,其他空中力量近乎于零。这就意味着,栗林忠道只能在没有任何海空支援的情况下,独立进行防御作战,在美军陆海空立体进攻面前,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作为日本陆军最出色的指挥官之一,栗林忠道凭借他的一己之力,几乎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他的精心设计下,整个硫磺岛变成了一个超级大要塞: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则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日军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炮兵阵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尽管牺牲了射界,却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轰击下的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讯网络都受到良好保护,折钵山几乎被掏空,筑的坑道有九层之多!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栗林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这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地杀伤敌军。

而且,栗林一改日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冲锋,命令每一个士兵在战死前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

尼米兹看到硫磺岛的照片时,意识到这里将比贝蒂欧岛更难对付!美军也为此进行了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历时最长的火力准备,并预计会付出超过两万人伤亡的代价!

从1944年8月开始,一直到1945年2月,在这长达半年的时间里,美军航空兵只要天气允许,每天都会出动轰炸机对硫磺岛进行轰炸!舰艇也不甘落后,有几艘战列舰甚至在距岸边仅3000米处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两者加起来,足足在硫磺岛上扔下了6800吨炸弹和2万2千舰炮炮弹!算是把硫磺岛从头到尾给翻了一遍!

然而,对于躲在地下十米深的工事的岛上日军来说,地面上再猛烈的轰炸也不过是隔靴搔痒,不能撼动他们分毫。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他们更加勤奋地去扩建地下工事。

1945年2月19日早上6点40分,硫磺岛登陆战正式打响了!

开始进行得很顺利,岛上的日军没有作任何还击,似乎已被美军半年来的狂轰滥炸给消灭了。

但这只是假象,狡诈的栗林下过命令,在美军刚开始进攻时,绝对禁止还击,以免暴露自己的阵地。待到美军暴露在光秃秃的海滩上,开始大规模冲锋时,日军才真正开始发威了!

折钵山上和北面的大炮怒吼,无数炮弹从天而降,狠狠砸在美军登陆部队的中间,机关枪也从各处毫无预兆地连贯射出,打得美军血肉横飞,哀鸿遍野。短短一个小时,硫磺岛海滩上的黑沙已经被染成了红色!

到了9点30分,美军的坦克上岸,随即引导并掩护登陆部队攻击前进。可惜的是,本该发挥巨大作用的坦克,大部分陷入了火山灰,动弹不得,少数几辆也行动蹒跚,很快成为日军反坦克炮的目标,被一一击毁。美军只能继续依靠士兵用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一步一步向前推进,而每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三个小时后,美军先头部队才前进了450米,直到下午2点,才攻到一号机场。而另外一支部队则被日军东北港边悬崖上的大量永备发射点所阻,伤亡严重,毫无进展,为摧毁这些永备发射点,美军使用了一种新的引导舰炮射击法:先以登陆艇向目标发射曳光弹,巡洋舰再根据曳光弹的指示射击,效果极佳,到黄昏时分,终于消除了这些火力点的威胁。

到了日落时分,美军已有6个步兵团、6个炮兵营和2个坦克营共约三万人上岸,占领了宽约3600米、纵深从650米到1000米不等的登陆场,全天有566人阵亡,1858人负伤,伤亡总数约占登陆总人数的8%。

天黑后,美军害怕日军发动大规模夜袭,海面上的军舰几乎不间断地向岛上发射照明弹,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出乎意料的是,除了一些小股日军的袭扰外,整个夜晚太平无事。这是因为栗林深知自己的实力,坚决不采取自杀性的冲锋。

第二天的进展同样缓慢,美军在坦克的掩护下,机关枪、手榴弹、炸药包、火焰喷射器轮番上阵,甚至动用了推土机,最后才前进了区区180米,自身伤亡却高得惊人!

到了1945年2月22日,美军在硫磺岛上的阵亡人数已达1204人,负伤4108人。美国国内的新闻界甚至强烈要求:“让陆战队喘口气——给日本人放毒气!”虽然对付地下工事里的日军,毒气比火焰喷射器有效得多,虽然美日双方都没有签署严禁使用毒气的《日内瓦公约》,但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尼米兹最后还是拒绝了这一要求。

经过四天的浴血奋战,美军终于在2月23日这一天,在折钵山上取得了一次辉煌的战果!

10点20分,由哈罗得·希勒中尉率领的40人组成的攻击巡逻队,经过一路拼杀,终于攻上了折钵山山顶,升起了一面美国国旗!四小时后,希勒的士兵又插起了一面更大的星条旗!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将插旗时的情景拍摄下来,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不朽之作,后来,有人根据此照片制成了屹立于华盛顿广场的巨型雕塑。山下的美军陆战队员和海上军舰上的水兵们,看到这面象征胜利的旗帜,不禁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美军虽然依然伤亡惨重,举步维艰,但他们毫不退缩,越战越勇,步步为营,终于在1945年3月26日,击溃岛上的最后一股日军,取得了硫磺岛之战的最终胜利!

拼尽全力的栗林忠道终究还是未能挽回日军失败的命运,同日,身负重伤的他切腹自杀。

此战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计23388人;而美军阵亡6821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双方伤亡比达到1∶1.23,为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唯一一次伤亡超过日军的战役。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