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记事 > 蓑衣渡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会成为江忠源的成名之战呢

蓑衣渡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会成为江忠源的成名之战呢

来源:文史谷    阅读: 2.6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上次说到,6月3日太平军利用穴地攻城破了全州,但太平军本无固守全州的打算,次日,即全军弃城北上。而清军已然在四周云集,江忠源更率千余名楚勇,伐树填河,又于江中预置木桩,阻断蓑衣渡至西岸的江面交通。

江忠源,湖南新宁(今属邵阳)人,道光年间举人,响应号召回老家办团练,号“楚勇”,配合清军作战。江忠源后来官运亨通,为一方大员,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级别。此时,楚勇驻西岸,和春在城北,江忠源请和春分兵阻截东岸,和春不许。和春指派张国梁赴东岸防堵,张国梁却迟迟不前,各将互相推诿,谁也没有胆量孤军扎营于东岸,因此江东一直空虚无防,为太平军留下了一条进军的道路。

蓑衣渡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会成为江忠源的成名之战呢

5日,太平军分水陆两路进军,水路与楚勇发生交战。经过几天战斗,太平军放弃水路,焚烧船只,遗弃辎重,改由陆路向永州进军。由于清军势众,太平军后卫节节后退,人员物资都有一定损失,此为清军吹嘘的蓑衣渡大捷。

可以看到,蓑衣渡战况并不激烈,赛尚阿写给咸丰的奏折里提到过战斗经过:“且贼在全州大挫,既为河路钉桩,不能遂其顺江而下之志。察其焚弃舟船,辎重,妇女,银两逃走,情形似实较前穷困”。战斗虽小,却驰名天下,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

其一:南王冯云山在战斗中阵亡,殊是可惜。南王一向谦虚忠诚。不少人都在猜测,若他在,杨秀清不至于一步步坐大。若他在,一定会调节矛盾,不至出现内讧。这里,正如蝴蝶轻轻扇了一下翅膀,历史在不经意间就发生了改变。

清廷来说,冯云山的阵亡是针强心剂,在一片败绩的局势下,这个功劳是谁也抹杀不了的,江忠源名声鹊起,正肇始于此。

蓑衣渡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会成为江忠源的成名之战呢 第2张

其二:新一代经世派的崛起,需要一个榜样。从嘉庆时期开始,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学识的官员面对局势,极力提倡经世致用,倡导改良。他们敌视农民起义,也痛心朝廷腐败,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道光时以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现在则以江忠源为代表,后来的经世派会陆续登上舞台:曾国藩,骆秉章,左宗棠,胡林翼。。。。。。在他们的吹捧推动下,蓑衣渡战役成了伏击战,江忠源成了孤胆英雄,一步步走向了神坛。

全州攻城的拖延和蓑衣渡的挫折,并未使太平军气馁。清军早在太平军攻全州时,就在永州部署防务。太平军见永州防守严密,遂放弃攻永州,转而在天地会向导下,南取道州。

湖南提督余万淸,胆怯畏战,从永州至道州,百里之间,高山险峻,险要极多,俱是一夫当关之地。但余万淸望风而逃,尽数放弃。不仅是他,清军将帅很多都患上了恐惧症:6月8日,余万请逃至道州,所部与守军合计仅500人,情知无法守御。余万淸飞禀程矞采,诡称保护长沙安全,要求移驻衡州,但被拒绝。6月12日,太平军兵临城下,知州王揆一请余万淸到西门指挥战事,自己跑到东门,准备跑路。余万淸也不傻,将西门私自打开,一跑了之。太平军至西门,见门未关,蜂拥而入。王揆一见大势已去,投河自尽,被救起,又欲自刎,又被人将刀夺走。做了一番表演后,也逃之夭夭。太平军轻取道州。

蓑衣渡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会成为江忠源的成名之战呢 第3张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