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记事 > 孔子周游列国却未到秦国,秦国为之庆幸?还是秦国不幸所在

孔子周游列国却未到秦国,秦国为之庆幸?还是秦国不幸所在

来源:文史谷    阅读: 1.1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孔子周游列国却未到秦国,秦国为之庆幸?还是秦国不幸所在 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孔子周游列国,以鲁国为原点,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周边国家游历。周游的国家有鲁国西南方的宋国、陈国、蔡国、楚国,北方的齐国,西方的京城、卫国、曹国、郑国,东方的杞国。孔子周游列国后,对于各诸侯国君主颇为失望,眼见自己满腹治国安邦理论却无法施展,不能扭转春秋战国各诸侯国混战的局面。他不由发出无限感慨:

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史记.孔子世家》

意思是:我难道是匏瓜吗?挂在那里只看不给人食用的吗!所以六十多岁的孔子决心著书育人,就没有继续周游列国,秦国就这么和孔夫子错失交臂。

有人说秦国是蛮夷之地,所以孔子不屑于去秦国游说。错!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意思是指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可但通过教育消除差别。

有人说正因为孔子没有将儒学传到秦国,所以秦国才得以统一中原,可是真的就是如此吗?不容置疑,秦国是靠法家强国,以致最后打下江山,可是每一个学派都有它的局限性,我们一定记得李斯写的著名的《谏逐客书》: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众庶,故能明其德。《史记.李斯列传》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统治阶级要巩固政权,不是简单的用武力镇压,而是软硬兼施,以德治国,以武力为后盾,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孔子周游列国却未到秦国,秦国为之庆幸?还是秦国不幸所在

一、儒家学说的精髓就是构建一个有秩序的社会构架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其最终目的并非我们里理解的那样肤浅: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其实儒学最终的目的是利用“德”来规范人的行为规则,构建一个有秩序的社会。

我们不难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都曾经一时达到鼎盛,后来变得衰败,导致的根源并非是外因,都是来自内因。

郑国在郑庄公时期曾经是春秋战国初期的小霸主,可是因为郑庄公死后大臣祭仲专权,诸公子轮流坐庄当大王,导致国力衰败。

晋国晋悼公时国势鼎盛,军治万乘,独霸中原,达到晋国霸业的巅峰。晋平公以后,朝政逐步被六大家族把持,公元前453年,晋国被赵、韩、魏三家瓜分。

齐国的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可是桓公晚年昏庸,重用佞臣公子开方、易牙、竖刁等人,后宫和前朝大臣勾结,导致诸公子展开夺位大战,齐国开始走下坡路。

其实这些国家的核心问题是没有构建一个有秩序的国家,臣子没有守好自己的本分,随意干政。而君王则没有履行好君主的权利,更没有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所以做王上的因为自己的喜好随意更换太子,做兄弟的因为争夺王位自相残杀甚至弑君,国家由此走向没落。

孔子周游列国却未到秦国,秦国为之庆幸?还是秦国不幸所在 第2张

儒学并非我们理解中的那套迂腐的陈词滥调,只能用来夸夸其谈,那未免对于儒学思想了解过于肤浅。孔子在鲁国参政随同鲁景公到齐国讲和,就用儒家学说为鲁国扳回颜面,甚至得到了被侵占的土地。

於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史记.孔子世家》

有人说儒家学说根本不适合春秋战国时期,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於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史记.孔子世家》

齐国对于孔子在鲁国当大臣,感受到了压力。因为齐王感觉到鲁国有孔子这样的贤臣,称霸时早晚的事情,这样对齐国的威胁太大了。

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於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史记.孔子世家》

可见,用儒家文化来管理国家,建立了良好的秩序,可以让统治者和管理者各负其责,老百姓安居乐业,安分守己,国家自然就稳定强盛起来了。

周朝之所以衰败被分裂,就是从周幽王开始,他因宠幸褒姒废黜太子姬宜臼(周平王),立褒姒的儿子伯服太子,周朝由此衰败,各诸侯国各自为政,乘机加强自己的势力,根本上讲就是是因为礼崩乐坏,统治阶级由此失去了威信,所以各诸侯起来造反。

孔子周游列国却未到秦国,秦国为之庆幸?还是秦国不幸所在 第3张

二、儒学倡导施于有政,以德治国,并用国家机器为保障

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儒家的“德”就是仅仅是伦理,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过浅薄。孔子陪同鲁定公前往齐国时,

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对鲁定公说:“我听说办理外交必须要有武装准备,办理武事也必须有外交配合。从前王侯出了自己的疆界,一定要带齐必要的官员随从。请求您安排左、右司马一起去。”

所以孔子的儒家思想注重的“德”,不仅仅是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准则”,所谓的“以德服人”也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教育,感化。孔子认为必要的时候就要有武装准备,但同时也需要有一定外交政策和手段。

孔子周游列国却未到秦国,秦国为之庆幸?还是秦国不幸所在 第4张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智慧,以及他高明的外交手段,孔子所说的以理服人,说白了就是“先礼后兵,师出有名”,有必要的武装做为后盾,防范于未然。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史记.孔子世家》

所以,齐国很是惶恐,觉得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不得了呀,到时会称霸诸侯的。所以他们决定赠送美女和骏马给鲁君,以此来迷惑他,让他丧失斗志。

事实证明,用儒家学说来管理国家,一样可以强国称霸。

孔子周游列国却未到秦国,秦国为之庆幸?还是秦国不幸所在 第5张

三、各诸侯国因各种原因容不下孔子,所以无法治理好国家最后被秦国所灭,秦国因无缘得到儒学教化,仅二世就灭

说到这里,我想很多人会隔着屏幕怨怼我了,既然孔子这么厉害,为何无法被各诸侯国君主重用呢?

孔子最先在鲁国做官,并且卓有成效,后来因为看到鲁定公疏于朝政失望地离开了鲁国。鲁国的季恒子临终感叹没有重用孔子,故鲁国没有兴旺,他叮嘱继承人康子务必召孔子回鲁国座相国。 可惜康子继位后后,听信公之鱼的话,只启用了孔子的学生冉求。

孔子一到卫国,卫灵公就赐俸禄六万斗米,好景不长,别有用心的人认为孔子的存在妨碍了自己的仕途,故在卫灵公面前诋毁孔子,并派人监视孔子的言行,所以孔子离开了卫国

齐景公在鲁国曾经和孔子谈论过秦国称霸之事,很是欣赏,所以特地接见了他问政。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於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史记.孔子世家》

一心想称霸诸侯的齐景公听了龙心大悦,决定把尼谿这块地封给孔子。这时齐景公信任的大臣说话了,“大王,儒学之人善于言辞,凭着口若河悬四处游说君王,却名不副实。这样的人难以担当大臣之位辅佐王上。何况他们讲究的礼仪和繁文缛节,几代人都学不完,都是华而不实,怎么能用来管理老百姓呢?”齐景公深以为然,慢慢冷落了孔子,孔子神色黯然地离开了齐国。

楚国楚昭王听说了孔子的卓越才能,准备分封给他七百里地,被令子尹西阻止了,他说孔子既有三皇五帝的治国手段,他的弟子众多且卓有才能,子贡、子路、宰予等各方面的人才,所以分封孔子,对于楚国是大大的不利,楚昭王打消了起用孔子的念头。

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周游列国却未到秦国,秦国为之庆幸?还是秦国不幸所在 第6张

由此可见,各诸侯国君主没有启用孔子,大多是因为大臣嫉妒贤能,排除异己,而君主因为缺少辨识贤才的能力,所以才错失良才,最后被秦国一一消灭也是情理之中的。

秦国之所以能够强盛,离不开各代秦王的奋发图强,而且我们不难发现,秦国历代君王基本没有弑君,也没有各公子为争夺王位的事情发生,可以说他们骨子里潜移默化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有次齐景公带着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秦国小而又地处于偏僻,却能够称霸,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

“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史记.孔子世家》

说明当时秦国的做法是符合儒家思想,并得到孔子的赞许,预言道: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他当个霸主是小菜一碟,统治整个天下都可以呀。

如果孔子当初能够游学到秦国,秦国必定受到儒学思想系统化影响,那么秦国统一后不至于偏执于法家思想,在统一中原后休养生息,以德治国,那么秦国也许不会就在二世就被灭了。

不得不说,汉朝之所以兴盛了400多年,和他们推崇儒家学说有着密切关系,儒学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汉朝的内政和外交。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