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百科 > 古文名著 > 对宝玉的婚事贾元春是什么态度?更倾向于谁

对宝玉的婚事贾元春是什么态度?更倾向于谁

来源:文史谷    阅读: 2.0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贾元春的故事。

元春之于宝玉,名义上是长姐,实则如母亲,极尽教导关怀,对宝玉的婚事自然极为重视。在钗黛间,元春更属意宝钗。

一则宝钗是进京是为待选入宫,步元春的后尘,以一己之力来谋求家族的未来。能被家族送入宫中的女子,本身得有一番韬略胆识,清楚是非大局,有为家族牺牲的觉悟。元春是过来人,面对与自己命运相同的表妹难免会惺惺相惜。宝钗也在元春省亲时表达了对元春的羡慕。她们二人本来就是很相似的人。

对宝玉的婚事贾元春是什么态度?更倾向于谁

二则,宝钗年纪比宝玉大,是姐姐。元春当年亲自教养宝玉,自然会期待有个人也能亦姐亦母地代替自己去照顾宝玉。宝钗打趣宝玉“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冥冥中也说出了上面穿黄袍的姐姐的心思。

省亲之后,元春亲眼见到了宝钗,自然十分满意。她赐出端午节礼,透露出自己对金玉良缘的支持。随后,元春后又命家里人去清虚观打醮还愿。当天元春会派人来贾府,王夫人、薛姨妈和薛宝钗本来都要留在贾府的。贾母阻止了薛家母女留下,宝钗只得答应着。而王夫人听说贾母要请薛姨妈和宝钗一起打醮后,语气怪怪地说贾母“还是这么高兴。”她原本以为经过元春的施压,贾母会因木石前盟受挫而情绪低落。结果贾母乐呵呵领着一大家子去打醮,正面迎接金玉良缘的挑战。

果然,元春授命的打醮并非重点,在庄严肃穆的道观,仙风道骨的老道士竟话锋突转,堂而皇之地为宝玉做起媒来。张道士地位尊贵,先皇封为“ 大幻仙人”,当今皇帝又封为“终了真人”,上与皇上妃子来往,下与王公大臣熟络。他会收到谁的委托来做这个媒?而张道士提到的小姐正好十五岁,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刚刚过完十五岁生日的宝钗。倘若贾母没有强要薛家母女也来打醮,张道士恐怕连是谁家女儿都会当场说出来了。

贾母的回答也透露了几个意思:一是宝玉不能早娶。黛玉年纪还小,她的亲事可以拖,宝钗的年纪却拖不起。二是不管对方根基富贵。薛家是皇商,富而不贵。再多的银钱贾府也不当回事。贾母就这样施施然假借和尚的话,把宝玉婚姻的选择权又握在了自己手里。后来贾母又拿起金麒麟,问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湘云是贾母的内侄孙女,在黛玉来之前,贾母一直安排湘云和宝玉从小亲近,贾母岂会不知湘云有金麒麟?她通过这轻轻一问破除了金玉良缘的基础。佩金的姑娘很多,我史家的姑娘不是更有资格结这个金玉良缘?

对宝玉的婚事贾元春是什么态度?更倾向于谁 第2张

省亲后,贾府女眷可以每月觐见一次元春。我猜测,书中用草灰蛇线的写作手法,隐去了清虚观打醮后贾母和元春的一番长谈。从这以后,元春不再积极促成金玉良缘,只是以缄默的姿态在祖母和母亲之间保持着沉默。我相信,贾母曾为元春解释过自己的考虑。

在宝二奶奶的人选上,贾母所站的高度要在王夫人和元春之上。她对于黛玉的属意对贾府,对林家都双赢,更能成全两个玉儿的终身幸福。贾母不取宝钗,也正是宝钗落选的原因——宝钗背后的薛家。

一则薛家是皇商,地位为四大家族最末。就薛公紫薇舍人的称号来看,是天子近身文职,不是正统科举出身。且薛公已死,人走茶凉,薛家已远离权力中心。贾府在谋求科举转型,正积极与诗礼人家联姻。

二则薛家失德。薛蟠打死冯渊。贾雨村虽因贾、王两家的面子,将此事遮掩过去。但这种坏事传千里的人命官司,在官场上如何隐瞒得住?这样无德之人要成为宝玉的大舅子,元春的姻亲,如何让因“才孝贤德”中选,封号更是“贤德”二字的元春在宫中立身?如何以凤藻宫尚书的身份协理六宫?

对宝玉的婚事贾元春是什么态度?更倾向于谁 第3张

三则薛家衰落。在案卷公文之内,薛蟠已经被记载为暴毙身亡,一个死人已不可能为官做宰,再入官场了。薛蟠庸碌荒唐,不擅经商,家业都守不住。薛家在官商两路皆被堵死,前途渺茫。宝钗本人钟灵毓秀,但有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兄长,以致“金簪雪里埋”,一生被薛家埋没,为薛家所累。

贾母目光长远,是木石前盟的推行者。元春自小是贾母教养长大,自然理解祖母的苦心,又不好直接反对母亲。从这以后,元春不再积极促成金玉良缘,只是以缄默的姿态在祖母和母亲之间保持着中立,再没以贵妃的身份为对宝玉的婚事下达过任何指示。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