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百科 > 成语典故 > 如何理解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来源:文史谷    阅读: 2.0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解释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解释】: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如何理解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就给赵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张开贝壳,水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鹬的长嘴夹住了。鹬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让步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一位渔翁发现,他毫不费力就把它们捉住了。

如何理解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第2张

苏代告诉赵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蚌相争,两国都得不到好处,而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得到便宜。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成了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来比喻争夺的双方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