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云人物 > 近代名人 >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秋瑾的一生带动民族的觉醒!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秋瑾的一生带动民族的觉醒!

来源:文史谷    阅读: 4.48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秋瑾的一生带动民族的觉醒!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郭沫若说:秋瑾烈士是中华民族觉醒初期的一位先驱人物,她是一位先觉者,并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反封建主义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崇高事业。她在生前和死后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让他们意识到了“天朝上国”已经不复存在。从抵制西方,变为了向西方学习。加上洋务运动的推进,清政府组织了官费留学生,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技术,好为清政府所用。只是随着新思潮的激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封建体制的落后愚昧,大多数的留学生了,成为了革命的主导力量。

对于封建体制下的妇女来说,仍然在承受着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折磨。有的选择逆来顺受,有的选择自杀了结痛苦,也有的选择反抗。而秋瑾就属于第三种。

吴玉章评价说:“秋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女英雄,她为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而成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妇女的楷模”。

秋瑾短暂而灿烂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战斗,在革命的一生,也是从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成长为一个民主革命家的一生。从起初,她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当她慷慨赴死之时,心中牵念的仍旧是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希望。就像为了变法而死的谭嗣同一样,她也甘愿抛洒热血,希望用自己鲜血唤醒沉睡的灵魂。她常说“我怕死就不会出来革命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秋瑾的一生带动民族的觉醒!

一、愚昧的封建思想,让她苦不堪言

“这个世界在重视男人了,不那么轻视女人的话,会出现很多女英雄的”。

1875年11月8日,秋瑾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虽是书香门第,但仍旧改不了封建的陋习。小小的年纪,就要承受缠足之痛。那时年幼的她,没有赵一曼的决绝,她默默地承受了,这双变形的脚,伴随了她三十年的生命。

只是在她心底深处,是觉得对女子不公平的。她曾经作诗“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表达了她的愤慨之情。秋瑾最敬佩的是秦良玉、花木兰、梁红玉等历史上有名的女豪杰、女英雄。

她身为官宦之女,对于签订的屈辱条约,人民的悲惨,耳濡目染下,让她心生了对国家,对民族未来的忧心。

当她十九岁的时候,便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下,与素未谋面的王子芳结了亲事。1896年5月13日,秋瑾二十一岁,王子芳十六岁,两个人成了亲。

只是婚后的生活,让秋瑾更加的难熬。秋瑾并非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姑娘,而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女子。面对纨绔的丈夫,暴发户的公公,总是责难的婆婆,秋瑾再一次感叹妇女地位的低下。

她在《精卫石》中写道:“儿子有罪,都归在媳妇儿身上;东西不见了,就说媳妇偷了,送娘家去了;儿子本不成材料的坏东西,反说我儿子本是好的,都是媳妇来了教坏了;家中生意折了本,或是死了人,有不顺遂之事,就是媳妇命不好的缘故。真如眼中钉、肉中刺一般,欲置之死地而后已。”总之一句话,千般错、万般错,都是媳妇一人的错。

这所有的一切,仿若是一座座大山,让她无法喘息。国家多灾多难,王子芳一家漠不关心,甚至还讨厌秋瑾的怪异行为。这个家,就是一座牢笼,更是一座坟墓。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让秋瑾失望。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秋瑾的一生带动民族的觉醒! 第2张

二、好友的去世,是她思想的催化剂

“被扼杀了人生目标的人,即使年纪轻轻,也不过是激情燃烧殆尽的余生。”

三从四德,是禁锢在女子身上的厚重枷锁。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秋瑾与丈夫王子芳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个人互看不对眼。她看不惯丈夫的那张趋炎附势的嘴脸,更看不惯他作为一个男人,对国家的生死存亡漠不关心之举。

1901秋天,王子芳携妻儿回京。路上,秋瑾准备去探望小自己五岁的好朋友,却意外得知她已经去世了。后来得知,因为生活的不顺,夫妻总是争吵,无望的生活,让她吞鸦片自杀了。人生没有目标,就好像路途中没有了指明灯,只能行走在无尽的黑暗中。

好友的离去,是封建礼教造成的悲剧。这让秋瑾更加的痛恨社会对妇女的不公,而解放妇女的思想更加的强烈。后来,她认识了吴芝瑛。两个人结下了姐妹情谊。秋瑾牺牲后,吴芝瑛为了她的遗愿奔走,甚至身陷囹圄。

也是因为吴芝瑛,让秋瑾沐浴了更多的新思想,眼界开拓了不少。她越来越关注国家的命运,对世界的形势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她自感说“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抱负,宁能米盐琐屑终其身乎?”这时候,她的思想已经不再局限于解放妇女运动,而是新的革命运动。

她与王子芳的关系也逐渐的呈恶化的趋势,当秋瑾看到《留学倡议书》的公函时,她激动极了。一想到可以去日本留学,学习新思想,她恨不得立刻动身。

当她冲破种种阻扰,踏上日本的国土时,才明白原来国外的民主革命正在热情澎湃的开展着。她就仿若一条鱼游进了大海,干涸的沙漠中看见了绿洲。她努力学习日语,吸取先进的知识,接触革命思想。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进行演讲、写作。

后来,她加入了同盟会,结识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此后,她不仅仅是一般的革命志士和革命党人,而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女革命家。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秋瑾的一生带动民族的觉醒! 第3张

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她的信念

革命党人吴樾在《暗杀主义》一书的“自序”中写道:“一个我死去,千万个我站起来,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人站起来,只要我不被杀死,我就一直干下去;只要我不死,就永不住手。这样,我就算死了也是成功了。”

这不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革命志士前赴后继,一个又一个吴樾站了起来,一个又一个的秋瑾冲出去,来使得革命运动如火如荼的在中国大地上绽放。

为了更好的革命,秋瑾和徐锡麟一起创办了大通学堂作为掩护。秋瑾是一个女子,更是缠过脚的女子,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她。脚穿皮鞋,身骑大马,骁勇善战,让众多男儿自愧不如。她说“吾人处此时世而无坚毅之力,则于一切事皆等于纸上谈兵耳”。

她和赵一曼一样,只要确立了目标,心中有信仰,就会百折不挠的坚持下去,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

是革命就会流血,是革命就会有牺牲。起义的号角吹响,在那个通讯落后的时代,消息无法及时的传达,加上用人不善,终究是失败了。徐锡麟浴血奋战,最后被捕牺牲。

秋瑾痛不欲生,曾经的并肩作战,一幕一幕在眼前飘过,她呆坐了一整天。后来,朋友同志,都来劝说秋瑾撤离,但都被秋瑾拒绝了。她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热爱的革命事业,她说“我怕死就不会出来革命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种信念支撑着她义无反顾的投身到革命事业中,也支撑着她熬过敌人的酷刑拷打。这一年她才三十岁。她的死重于泰山,她的死唤醒了无数的有志之士,影响了无数的革命党人。

时过境迁,时移世易,面对着越来越优越的生活,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们付出的鲜血,承受的苦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不忘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