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云人物 > 帝王将相 > 魏忠贤掌权时,朝堂真的很安稳吗?

魏忠贤掌权时,朝堂真的很安稳吗?

来源:文史谷    阅读: 4.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明朝熹宗年间,朝中的大权由宫中宦官魏忠贤掌握,权势滔天,满朝文武人称“九千岁”。魏忠贤在位期间敛财无数,构陷官员,把整个朝堂的风气弄得是乌烟瘴气。

一直到崇祯继位后,魏忠贤才被拉下马。但是让人奇怪的是,魏忠贤掌权时,辽东战区形势一片大好,魏忠贤倒台后,清军把明朝打得节节败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魏忠贤掌权时,朝堂真的很安稳吗?

魏忠贤掌权时杀伐果断,稳住了朝纲

魏忠贤掌握大权的时候,把东厂和西厂牢牢地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权力滔天的魏忠贤,掌权之时排除异己,所用的手段也极其残忍。在党政问题上,魏忠贤把自己狡猾狠毒的一面彰显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对魏忠贤的评价多为负面的原因。

但是魏忠贤掌权的时候,也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魏忠贤杀伐果断,在掌权之后,让已经残破不堪的朝纲得到了恢复,朝中的党派之争较为少见,官员们也不敢轻易地造次。

魏忠贤靠着明熹宗掌握了权力,明熹宗又何尝不是靠着魏忠贤重新保住了皇权。

俗话说乱世当用重典,虽然魏忠贤的行事作风不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朝臣,稳定了朝纲,让当时的明朝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势。朝廷内部的情况得到了稳定,自然可以专心地对抗外敌。

魏忠贤恢复了赋税政策,填满了明朝的国库

了解明朝历史的都知道,明朝晚期朝廷和皇帝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库里的银两不够。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萌芽诞生,全国最有钱的地方就是江南地区,天下的金银几乎都聚集在了这里。

魏忠贤掌权时,朝堂真的很安稳吗? 第2张

朝廷入不敷出,很多事情就无法按时执行,更不用说前线的战事了。但是魏忠贤上台之后,短时间内就把明朝的国库填满了。

在明朝万历末年,东林党取消了工商税和海税,对于商人而言减少了开支,但是也影响了朝廷的收入。魏忠贤上台之后重新恢复了工商税以及海税,并且因为手中掌控着东厂,所以收税轻而易举。

虽然政策出台后遭到了反对,但是多数都遭到了魏忠贤的无情镇压。靠着雷霆手段,魏忠贤从江南富商的手中捞走了不少银子,一部分落在了他自己的手中,另一部分则是进入了国库,让本不富裕的国家有了好转。

朝廷有了足够的资金,自然可以把资金投入到军队建设和前线战事中。最明显的对比就是崇祯除掉魏忠贤之后国库再次空虚,为了筹措军费不得不向满朝文武求救,即便如此都没能凑够足够的军费支援前线,所以魏忠贤能够填满明朝国库,给前线战事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魏忠贤赈灾修缮黄河,稳定了明朝内部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在河南遭遇旱灾的时候,魏忠贤免除了灾区的赋税,并且从国库中拨款救灾;在东林书院被烧毁后,魏忠贤又拨出了银两,去修缮经常泛滥的黄河。掌权时从没有给百姓增加过赋税,这些都是在魏忠贤的领导下做出的善事。

明朝末年的灭亡,除了有外部的敌人,内部也遭遇了动荡。崇祯上位除掉魏忠贤后,东林党再次登上政治舞台,并且开始全面否认魏忠贤的所作所为,一些对国家有利的举措也被废除。

原本良好运行的赋税制度再次崩塌,收不到足够税款的朝廷,开始增加百姓需要缴纳的赋税。

对于原本生活就已经不容易的百姓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除此之外,土地兼并问题严重,身处最底层的农民只剩下了被剥削利用的价值,再加上天灾频频发生,百姓们根本无法生活。

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朝各地的百姓纷纷起义,举起了反抗明朝的大旗。明朝辽东的战事还没有眉目,又要抽出时间应付农民起义军,面临的局势也越来越差。虽然最后起义军被消灭,但是明朝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再去面对后金的时候,已经无力对抗。

但是魏忠贤在位的时候,百姓们的赋税没有增加,虽然生活依旧艰苦,但是至少有活下去的条件,如果不是因为被逼到了绝路,在古代没有人愿意去冒着生命危险对抗朝廷,尤其是古代看重自给自足的老百姓。

魏忠贤掌权的时候,杀伐果断稳定了朝纲,恢复赋税制度填满了国库,又没有增加百姓的压力,朝廷和地方都较为安定,自然可以专心去处理辽东战事。虽然前线的将领和士兵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但是如果没有魏忠贤奠定的局面,恐怕也难以和后金抗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